【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生产,具体为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在调节阀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调节阀进行气密度检测。
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调节阀的抛光处理和气密度检测通常分不同的设备两步作业,存在作业过程繁琐,延缓了调节阀的加工效率。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和抛光组件,所述基座的前端两侧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抛光组件设置于移动组件的上方,且抛光组件包括支撑座、驱动电机、驱动轴、主动齿轮二、从动齿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包括基座(1)和抛光组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端两侧安装有气缸(8),且气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组件(9),所述抛光组件(13)设置于移动组件(9)的上方,且抛光组件(13)包括支撑座(1301)、驱动电机(1302)、驱动轴(1303)、主动齿轮二(1304)、从动齿圈二(1305)、传动筒(1306)、伺服电机二(1307)、滚珠丝杆二(1308)、丝杆螺母二(1309)、安装座(1310)、支撑臂(1311)、抛光件(1312)和滑杆(1313),所述支撑座(130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302),且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包括基座(1)和抛光组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端两侧安装有气缸(8),且气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组件(9),所述抛光组件(13)设置于移动组件(9)的上方,且抛光组件(13)包括支撑座(1301)、驱动电机(1302)、驱动轴(1303)、主动齿轮二(1304)、从动齿圈二(1305)、传动筒(1306)、伺服电机二(1307)、滚珠丝杆二(1308)、丝杆螺母二(1309)、安装座(1310)、支撑臂(1311)、抛光件(1312)和滑杆(1313),所述支撑座(130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302),且驱动电机(1302)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303),所述驱动轴(1303)的外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二(1304),且主动齿轮二(1304)的右侧设置有从动齿圈二(1305),所述从动齿圈二(1305)的中部穿设有传动筒(1306),且传动筒(1306)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二(1307),所述伺服电机二(1307)的输出端连接有滚珠丝杆二(1308),且滚珠丝杆二(1308)的外部连接有丝杆螺母二(1309),所述丝杆螺母二(1309)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座(1310),且安装座(1310)的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臂(1311),所述支撑臂(1311)远离安装座(1310)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抛光件(1312),所述滑杆(1313)设置于传动筒(1306)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2),且空气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的底端设置有锥形管一(4),且出气管(3)的外部设置有轴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底部安装有夹持组件(7),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外壳(701)、正反转电机(702)和主动齿轮一(703),且外壳(701)的内表面设置有正反转电机(702),所述正反转电机(70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一(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阀气密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还包括从动齿圈一(704)、滑动架(705)和销钉(706),且主动齿轮一(703)的外部设置有从动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嘉诚,王新刚,赵春,李中旭,马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格里诺克自控工程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