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余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097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余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为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粒径为100nm,其组成为:ZnGaSnO<subgt;4</subgt;:Cr,Y,其中,其中,Zn、Ga、Sn、Cr、Y的比例为1.3:1.4:0.3:0.005:0.00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和优良的荧光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能够在外部环境下稳定发光数小时以上,具有高度的发光强度、长寿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具有背景低,荧光信号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标记通过共价键将探针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单克隆抗体连接,标记产物稳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能够快速地帮助临床确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红外余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由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在体内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发生氧化修饰形成,其主要发生在动脉内膜层,其氧化过程主要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分子氧化生成脂质氧化产物和脂质氧化产物与ldl上氨基酸交联两个过程。ldl转化为oxldl是发生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关键生理环节。ldl经氧化修饰成oxldl后,主要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吞噬,导致巨噬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堆积形成脂质条纹乃至脂质斑块。当脂质斑块发生破裂后,血小板出现黏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事件发生。大量研究表明,血液中的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检测血液中oxl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化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采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活化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组成为Zn1.3Ga1.4Sn0.3O4:Cr0.005:Y0.003,粒径为100nm,其中,Zn、Ga、Sn、Cr、Y的比例为1.3:1.4:0.3:0.005:0.003;冒号“:”表示为铬和钇掺杂。

4.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制备的一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试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化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采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活化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组成为zn1.3ga1.4sn0.3o4:cr0.005:y0.003,粒径为100nm,其中,zn、ga、sn、cr、y的比例为1.3:1.4:0.3:0.005:0.003;冒号“:”表示为铬和钇掺杂。

4.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制备的一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试纸,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垫上喷涂的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含量为100~300μg抗体/200μl荧光微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张肖史俊朋高艳洪茂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