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96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候钢生产技术领域。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Cr、Cu、Ni、O以及Fe;以质量分数计,C的含量为0.08%~0.10%,Si的含量为0.30%‑0.50%,Mn的含量为0.50%~0.65%,P的含量为0.08%~0.10%,S的含量≤0.005%,Cr的含量为0.40%~0.55%,Cu的含量为0.30%~0.45%,Ni的含量为0.10%~0.40%,O的含量为0.005%~0.012%。氧含量从普通耐候钢的0.003%以下提高至0.005‑0.012%范围,获得性质较为稳定而不易诱发腐蚀的硅酸盐夹杂,并且一部分硅锰铝氧化物与MnS形成复合夹杂,使得MnS夹杂物由长条状变为短条状,腐蚀扩展受到抑制,从而使得中氧耐候钢的腐蚀速率降低18%以上,适用于更为严酷的腐蚀环境,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普通耐候钢耐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耐候钢生产,尤其涉及一种中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耐候钢(耐大气腐蚀钢)是通过在普通钢中添加cu、cr、ni等合金元素,钢中添加合金元素既可以增加保护膜锈层的电阻,也可以对钢表面沉积和重叠,还可以阻止锈层的结晶,促进致密锈层的形成,阻碍腐蚀性物质的渗透,防止基体组织被进一步腐蚀,从而获得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2、随着“西电东输”等工程的相继建设,我国原有的普通耐候钢已不能满足塔桅用钢的高耐蚀性、高寿命的要求,且普通耐候钢使用的合金元素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抗腐蚀性能更强、经济成本更低的耐候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在满足结构钢的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耐候钢中氧含量,以解决现有耐候钢抗腐蚀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氧耐候钢,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cr、cu、ni、o以及fe;以质量分数计,

3、c的含量为0.08%~0.10%,si的含量为0.30%-0.50%,mn的含量为0.50%~0.65%,p的含量为0.08%~0.10%,s的含量≤0.005%,cr的含量为0.40%~0.55%,cu的含量为0.30%~0.45%,ni的含量为0.10%~0.40%,o的含量为0.005%~0.012%。

4、可选的,所述中氧耐候钢中o的含量为0.006%~0.012%。

5、可选的,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总面积含量为0.02%~0.10%,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包括硅酸盐、硫化物以及氧硫复合物,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的含量不少于45%,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包括sio2、al2o3及mno的复合物,所述硫化物为短条状,所述硫化物的尺寸≤10μm。

6、可选的,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微观组织包括铁素体以及珠光体。

7、可选的,所述中氧耐候钢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30mpa、断后伸长率≥30%、冲击性能达到d级钢水平。

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氧耐候钢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中氧耐候钢,所述方法包括:

9、冶炼得到具有所述化学成分的铸坯,所述冶炼采用硅锰脱氧工艺;

10、对所述铸坯进行加热、轧制、冷却以及卷取,得到中氧耐候钢。

11、可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80℃~1220℃,所述加热的保温时间为1h~2h。

12、可选的,所述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130℃~1170℃,所述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40℃~880℃,采用8-9道次进行所述轧制后的钢板厚度为6.5mm~7.5mm。

13、可选的,采用集管层流方式进行所述冷却,所述冷却的冷速为15℃/s~25℃/s,所述冷却的终冷温度为580℃~620℃。

14、可选的,所述铸坯的厚度为120mm~130mm。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申请通过将氧含量从普通耐候钢的0.003%以下提高至0.005%~0.012%范围,获得性质较为稳定而不易诱发腐蚀的硅酸盐夹杂,代替了普通耐候钢中大量易诱发腐蚀的长条状硫化物夹杂,并且一部分硅锰铝氧化物与mns形成复合夹杂,使得mns夹杂物由长条状变为短条状,腐蚀扩展受到抑制,从而使得中氧耐候钢的腐蚀速率降低18%以上,钢的耐腐蚀性增强,适用于更为严酷的腐蚀环境。

17、尤其是,在提高氧含量的同时,可减少cr、ni等昂贵合金元素的用量,钢的耐蚀性能不会减弱,从而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8、尤其,通过本申请制备的中氧耐候钢屈服强度仍在350mpa以上,抗拉强度43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30%以上,冲击性能达到d级钢水平,满足结构钢的力学性能要求,便于实际工业化生产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Cr、Cu、Ni、O以及Fe;以质量分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中O的含量为0.006%~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总面积含量为0.02%~0.10%,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包括硅酸盐、硫化物以及氧硫复合物,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的含量不少于45%,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包括SiO2、Al2O3及MnO的复合物,所述硫化物为短条状,所述硫化物的尺寸≤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微观组织包括铁素体以及珠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30MPa、断后伸长率≥30%、冲击性能达到D级钢水平。

6.一种中氧耐候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氧耐候钢,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80℃~1220℃,所述加热的保温时间为1h~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130℃~1170℃,所述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40℃~880℃,采用8-9道次进行所述轧制后的钢板厚度为6.5mm~7.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集管层流方式进行所述冷却,所述冷却的冷速为15℃/s~25℃/s,所述冷却的终冷温度为580℃~6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的厚度为120mm~13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cr、cu、ni、o以及fe;以质量分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中o的含量为0.006%~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总面积含量为0.02%~0.10%,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夹杂物包括硅酸盐、硫化物以及氧硫复合物,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的含量不少于45%,所述硅酸盐的夹杂物包括sio2、al2o3及mno的复合物,所述硫化物为短条状,所述硫化物的尺寸≤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的微观组织包括铁素体以及珠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氧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氧耐候钢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屈服强度≥35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春莲秦汉成崔桂彬其其格刘锟姜杉郭佳鞠新华马泽军杨卫中朱振华鹿宪宝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