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90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2)将含有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的混料,熔融共混、成型,得到所述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通过本申请制备的聚乳酸基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具有强度高、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将其作为支架应用于牙槽骨再生手术中来稳定植骨材料,由于聚乳酸树脂具有体内降解的属性,能有效地避免二次手术取出所造成的创伤。降解释放的钙和磷易被组织吸收利用,对骨再生无不利影响甚至可以诱导骨细胞生成,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1、牙槽骨缺损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由先天畸形、创伤、肿瘤、炎症等导致。当骨缺损量达到临界值时靠人体自身无法修复,将严重影响咀嚼、语言、美观、种植牙手术的成功及其功能行使等。口腔移植学的引导骨再生技术能有效扩增骨量,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丰满度。在目前的临床操作中,该技术主要以天然骨粉或人工骨粉为填充、辅以外固定材料包覆为主,该方法面对较大骨组织缺损时,骨增量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粉末填充物受软组织挤压和自身溶解过程不平均,形状上易发生塌陷,致使修复牙槽骨厚度和牙槽嵴高度方面效果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需要满足骨粉的固定需求,固定物多为网状包覆式设计。而传统的钛网表面不适合组织粘附,导致钛网植入后,粘骨膜瓣无法实现完整覆盖,术后黏膜下的钛网暴露率高;其次,金属固定物不可降解,在术后取出过程中可能造成二次创伤,增加手术风险;而且,金属支架较高的杨氏模量容易产生应力屏蔽效应,阻碍成骨细胞分化。

2、中国专利cn109395175a和cn112190771a公开了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引导组织再生膜可为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的增殖和分化微环境。但是材料强度不足,很难为骨组织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械支持。中国专利cn110141687a公开了一种引导牙周硬软组织再生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材料的降解性能有待优化。中国专利cn112604029a公开了用于牙槽骨修复的“三明治式”可降解支架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开发了一种三明治式可降解支架的制备技术。但是其整体机械强度相对不可降解材料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3、引导牙槽骨再生技术的关键在于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材料,临床上迫切地需要一种具有足够强度、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效应的可降解牙槽骨支架材料。从而保证牙槽骨支架即能降解,又能满足降解过程中对力学性能的临床需求。具体要求:可吸收的支架材料,具有一定强度,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产物不影响成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本申请多方面调控高分子材料体系,选择聚乳酸作为基体树脂、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增强相、聚乙二醇作为界面改性剂。聚乳酸作为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可降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人体骨骼的晶体组成和结构基本一致,对组织无刺激和排斥作用,骨诱导能力强。二者复合可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生物活性和降解周期。聚乙二醇含有极性的-o-键和非极性-ch2-ch2-键,无毒且已用于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缀合和表面官能化等生物医学研究,获得fda等机构批准。利用聚乙二醇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性能,制备理想的引导缺损牙槽骨再生的可吸收支架材料。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1)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5、(2)将含有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的混料,熔融共混、成型,得到所述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

6、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使用的改性剂为聚乙二醇。

7、可选地,所述聚乳酸具有式i所示结构;

8、

9、其中,10≤n≤3000。

10、可选地,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粒径为5~250nm。

11、可选地,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粒径选自5nm、10nm、20nm、60nm、80nm、100nm、150nm、200nm、250nm中的任意值或上述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12、可选地,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粒径为60~80nm。

13、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0.01~0.8。

14、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

15、将含有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二醇、水的混合物,分散、搅拌、干燥,得到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16、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50000。

17、可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1wt%~90wt%。

18、可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选自1wt%、2wt%、5wt%、10wt%、20wt%、50wt%、60wt%、90wt%中的任意值或上述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19、可选地,所述混合物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占水重量的1wt%~90wt%。

20、可选地,所述混合物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占水重量选自1wt%、2wt%、5wt%、10wt%、20wt%、50wt%、60wt%、90wt%中的任意值或上述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21、可选地,所述分散为超声分散。

22、可选地,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

23、可选地,所述干燥为鼓风干燥。

24、可选地,所述分散的时间为0.1~24h,所述分散的功率为100~5000w。

25、可选地,所述搅拌的温度为25~150℃,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500rpm。

26、可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5~15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0.1~24h。

27、可选地,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包括如下步骤:

28、(1)将质量浓度为1wt%~90wt%的聚乙二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

29、(2)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上述表面改性剂水溶液内,然后转移至超声清洗机中超声分散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分散液;分散液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占水重量的1wt%~90wt%,超声分散的时间为3h,超声功率700w;

30、(3)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分散液在磁力搅拌器作用下持续共混并逐渐加热去除溶剂,形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膏状物;磁力搅拌器加热温度为85℃,搅拌速率600rpm;

31、(4)将膏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鼓风烘箱中干燥48h并研磨成粉末。鼓风烘箱的干燥温度为95℃。

32、可选地,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计,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用量为5~50份。

33、可选地,所述混料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混合。

34、可选地,所述机械混合方法包括使用高速搅拌机共混、球磨机共混。

35、可选地,所述共混转速为100rpm~1000rpm,共混时间为0.1h~5h。

36、可选地,所述熔融共混的方式选自密炼机熔融共混、双螺杆熔融共混、单螺杆熔融共混中的至少一种。

37、可选地,所述熔融共混的转速为100rpm~1000rpm,熔融共混的时间为1min~10min,熔融共混的温度160℃~2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具有式I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粒径为5~2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0.0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1wt%~90wt%;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的时间为0.1~24h,所述分散的功率为100~5000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共混的方式选自密炼机熔融共混、双螺杆熔融共混、单螺杆熔融共混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5wt%~40w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拉伸强度≥90MP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基可降解牙槽骨网状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具有式i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粒径为5~2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0.0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的质量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远曹增文黄海涛姜国伟陈岗邓磊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