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源加注模块、气源加注系统及其气源加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75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源加注模块、气源加注系统及其气源加注方法,用于使气源离开气瓶,气源加注模块包括:双向增压泵,包括:第一液压介质口、第二液压介质口和切换阀,切换阀在第一状态时,将流入第二液压介质口的液压介质加压后从第一液压介质口排出,切换阀在第二状态时,将流入第一液压介质口的液压介质加压后从第二液压介质口排出,切换阀在第三状态时,双向增压泵不工作;两气液分离罐的入口分别通过液压管道与双向增压泵的第一、第二液压介质口连通,两气液分离罐的出口分别通过液压管道连接至两加注口;高压液压介质罐的流通口通过第一受控阀门的液压管道与任一气液分离罐连通。本方案的气源加注模块减少了气损,提高了液压介质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燃料加注,具体涉及一种气源加注模块、气源加注系统及其气源加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氢气、天然气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交通领域,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下,采用清洁能源是实现降碳的主要方式。为了给氢气、天然气汽车加注燃料,需要专用的燃料输送系统。

2、在现有的氢气液压式加氢系统,其通常包括用于存储氢气的储气模块以及用于使氢气离开储气模块的气源加注模块。在需要加气时,气源加注模块向储气模块充入加压的液压介质以置换出存储在其中的氢气。其中,加压的液压介质在每次完成氢气的置换后均会返回常压液压介质箱,之后,再从常压液压介质箱将液压介质加压到高压状态。

3、因此,在从高压到常压的变化过程中,液压介质与常压中的空气接触,会污染液压介质,对氢气介质造成污染,影响氢气介质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源加注模块、气源加注系统及气源加注方法,提高了其能量利用率,减少气损,提高液压介质的洁净度。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气源加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源加注模块,用于使气源离开气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增压泵为闭式泵,所述闭式泵包括斜盘,所述斜盘通过所述切换阀控制,以使得所述斜盘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之间转换,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之间连接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受控阀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与所述第一液压介质口之间的液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受控阀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与所述第二液压介质口之间的液压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受控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源加注模块,用于使气源离开气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增压泵为闭式泵,所述闭式泵包括斜盘,所述斜盘通过所述切换阀控制,以使得所述斜盘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之间转换,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之间连接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受控阀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与所述第一液压介质口之间的液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受控阀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与所述第二液压介质口之间的液压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受控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加注模块还包括常压液压介质罐和加压泵,所述常压液压介质罐通过液压管道与所述高压液压介质罐连通,所述加压泵设置在所述常压液压介质罐与高压液压介质罐之间的液压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源加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液压介质罐与所述高压液压介质罐之间的液压管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平李守信刘超李怀恩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