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
技术介绍
1、焊条保温筒是指焊工在施焊过程中,对所使用的焊条保存并加热保温的工具。加热器以电弧焊机的二次电压为电源,并可控制温度。这种焊条保温筒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对于低氢焊条更需配备保温筒进行焊接作业。
2、传统的焊条保温筒包括筒盖和筒身两部分,在筒身内部有一内筒,在内筒外壁均匀缠绕电阻丝,通过外部电源给电阻丝施加电流产生大量热量,在内筒与筒身外金属保护壳之间填充阻燃保温材料,大大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满足内筒内部达到一定保温温度,保证焊条的保温要求,焊条保温筒作用是通过电加热,将焊条保温在120℃至160℃之间,主要用途是干燥电焊条。焊条保温筒利用焊机二次电源加热,使已烘干的焊条免受空气中水分的影响,防止焊缝产生气孔、裂缝,达到高质量的焊接效果,温度能保持在100℃以上,防止焊条吸水受潮。
3、但是,传统焊条保温筒需要外接电源,当焊机和焊接位置相隔较远时,往往只能通过与裸露焊把线相连,存在较大的触电安全风险。同时,受制于焊工的质量意识,当焊工质量意识缺失或工作疏忽时,可能会忘记接通电源,此时,焊条保温筒起到的保护作用就非常小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
2、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盖子、可移动电源和阻燃保温填充物;
3、所述的外筒内部设有腔室,外筒的上端面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腔室相连,所述的内
4、所述的电阻丝与可移动电源相连,所述的可移动电源设置在外筒的外壁上。
5、所述盖子的一端与外筒的外壁相铰接,所述的盖子用于将内筒的上方封闭住,使内筒内部的腔室成封闭的空间。
6、工作原理:通过电阻丝与电源相连,电流通过缠绕在焊条保温筒筒身的电阻丝发热,加热焊条保温筒,电阻丝外部覆盖保温棉,阻止温度散失,以便使焊条保温筒在通电期间,温度能保持在100℃以上,防止焊条吸水受潮。
7、经测定原焊条保温筒电阻丝直径0.4mm,长度7m,阻值约为49ω。
8、测试了当可调电源设定为60v,2a时,焊条保温筒发热功率基本和外接焊机二次电源的功率相当。
9、分别测试了不同线径、不同阻值的多组发热丝发热量,经测算其总阻值应控制在10ω左右,在设定的36v电压下,发热功率能达到要求。
10、考虑经济性,初步选择线径为0.2mm,阻值为4ω/m,长度为5m的发热丝,进行试验。
11、接入焊机二次电源的焊条保温筒,电压约60v,经测定加热功率约为90-180w,焊条保温筒从室温升至150℃需要时间大概为14分15秒。可调电源设定为36v,3a时,选定的电阻丝初始功率约108w,升温至150℃,用时约为15分40秒。升温略慢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包覆的严密性有一定偏差,缠绕的线圈数有差异。试验完成后发现初次选定的电阻丝(0.2mm),存在发黑氧化现象,存在使用寿命减少风险。0.2mm电阻丝选取可进行进一步优化,改变线径,提高电阻丝的使用寿命。
12、考虑0.2mm线径电阻丝在初次测试时发现的氧化严重现象,为保证使用寿命,选择其他线径进行测试,在满足使用性能的情况下,保证产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3、考虑热传导的均匀性,线圈匝数适当增加,使线圈能均匀的缠绕在筒身,我们对电阻丝的长度进行了优化,确定长度由原来的5m调整为10m,其总阻值不变,缠绕匝数增加一倍,能更加均匀地包覆在筒身。
14、最终测试了直径为0.4mm的电阻丝,发热功率满足要求,加热到150℃时间为13分26秒。经多次反复加热升温后,拆开检查,电阻丝无任何氧化、发黑现象,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15、经多次数据测定,表明电池输出电压在36v,峰值电流在3a时,可充电式焊条保温筒能满足使用要求,总体功率的变化规律为,功率随着时间会缓慢下降,其主要原因为,电阻丝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会减小,总体功率会缓慢下降,随着温度升到一定值时达到平衡。
16、根据上述理论,我们选择36v,13ah的锂电池电源作为供电电源,经多次测试,升温至150℃时间大概12分钟。
17、电池的安装选择插拔式,方便更换,电池选择安装在筒身外侧,并增加电源指示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的工作。为了便于固定,将焊条保温筒设计为方形,增加中间层保温填充量,且能更牢固的固定电池。
18、为了方便安装,所述的外筒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
19、为了保证工作加热功率,所述的可移动电源为锂电池,其容量为13ah,输出电压为36v,峰值电流为3a。
20、为了防止电阻丝损坏,提高电阻丝工作寿命,所述的电阻的长度为10m,所述电阻丝的线径为0.4mm。
21、为了控制装置工作,同时将电源开关座和焊条保温筒一起,方便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电源开关座,所述的电源开关座和外筒均固定在底座上。
22、为了方便更换电源,所述可移动电源与外筒外壁的连接方式挂接式,包括电池插座和可移动电源,所述的电池插座包括插座和背板,所述插座的上端与背板相连,所述的插座上端面上设有多个插条,所述插条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隔板,所述的背板与外筒的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23、所述的可移动电源的后端面的上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可移动电源的下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上内壁设有插孔,第二凹槽上内壁在插孔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可移动电源的第二凹槽与电池插座的插座相配合,可移动电源的第一凹槽与插座的背板相配合,背板的边沿插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凹槽中,插座上插条两侧的隔板插在第二凹槽上内壁在插孔的左侧和右侧设置的凹槽中。
24、为了保证盖子与外筒之间的连接效果,所述的盖子与外筒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的合页包括第一合页板、第二合页板和轴,所述的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的底端设轴座,所述的轴座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的上均设有通孔。
25、所述的轴依次穿过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轴座上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合页板通过螺栓与外筒相连,所述的第二合页板通过螺栓与盖子相连。
26、为了保证工作时,盖子能够持续与筒保持封闭状态,放置热量损失,还包括锁扣结构,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锁扣座、挂钩、锁板和卡扣。
27、所述的锁扣座的下部设有锁舌,所述的锁板上所有锁孔,所述的锁板的上端与锁扣座的上端相铰接,所述挂钩的一端与铰接在锁板的中部,所述的卡扣固定在盖子上,所述的卡扣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的一端与第二板的一段相连,所述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放置。
28、为了方便搬运,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盖子、可移动电源和阻燃保温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电源为锂电池,其容量为13Ah,输出电压为36V,峰值电流为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的长度为10m,所述电阻丝的线径为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电源开关座,所述的电源开关座和外筒均固定在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与外筒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的合页包括第一合页板、第二合页板和轴,所述的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的底端设轴座,所述的轴座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的上均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二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第三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把手呈U型,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外筒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三杆的另一端与外筒的另一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盖子、可移动电源和阻燃保温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电源为锂电池,其容量为13ah,输出电压为36v,峰值电流为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的长度为10m,所述电阻丝的线径为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移动焊条保温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电源开关座,所述的电源开关座和外筒均固定在底座上。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田,吴晨豪,鹿启权,何余强,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