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变电站内设有大量的配电柜或者配电箱,配电柜或者配电箱由板件组成,配电柜或者配电箱在使用时需要对板件进行绝缘性能检测,绝缘性能可以通过导电率进行体现,现在导料检测是通过导电率检测仪进行测量。
2、例如cn209460321u一种语音播报的金属导电率测试仪,它涉及电力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语音播报的金属导电率测试仪。金属导电测量仪的前端上表面设有led屏,金属导电测量仪的上端设有壳体,壳体的前端表面设有扬声器,扬声器的外侧套有保护网,扬声器的右侧设有复读键,壳体的内侧设有语音播报装置,语音播报装置分别与数据传输装置、扬声器、复读键相连接,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语音播报装置的底部,数据传输装置的底部通过数据传输接头与金属导电测量仪相连接,壳体底部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定位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不仅可以查看led屏上的测量数据,也可以语音播报金属测量的数据,不容易出错。
3、上述,结构使用具体为人工手持探头与材料接触检测,但是,变电站的板件数量多,需要频繁操作,检测工作量,同时,变电站内电压较大,当变电站的板件被高压击穿后会出现导电现象,存在不安全现象。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包括凸支撑板:
4、凸支撑板直立部位上端侧壁安装有驱动探头转动的转动组件;
5、转动组件驱动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探头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组件;
6、第二直线驱动组件驱动端连接有用于探头缓冲接触的缓冲连接组件;
7、探头固定安装于缓冲连接组件侧壁上;
8、凸支撑板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导电率检测仪主体安装的安装组件,导电率检测仪主体插接安装组件内;
9、凸支撑板横向部位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的电控组件和用于检测组件校准的校准组件,电控组件和校准组件位于凸支撑板直立部位两侧,电控组件与安装组件连接,电控组件与安装组件同侧设置。
10、更进一步的,转动组件包括l形连接板和转动件,转动件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直立部位上端侧壁,转动件输出端贯穿凸支撑板直立部位上端并与l形连接板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的,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l形连接板的凸出部位侧壁上,且第二直线驱动组件驱动端贯穿l形连接板的凸出部位。
12、更进一步的,缓冲连接组件包括套筒、l形滑板和弹性件,套筒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侧壁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驱动端连接,套筒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弹性件,且弹性件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端部与l形滑板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探头固定安装于l形滑板的凸出部位开设的安装孔内。
13、更进一步的,安装组件包括侧限位板和l形支撑卡板,侧限位板和l形支撑卡板均安装于凸支撑板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侧壁上,侧限位板设有两组,且侧限位板对称设置于l形支撑卡板上方。
14、更进一步的,校准组件包括第一直线组件、第一安装板、安装槽、第一校准块和第二校准块,第一直线组件位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下方,第一直线组件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顶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校准块,且各第一校准块的电导率不同。
15、更进一步的,第一直线组件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横向部位上。
16、更进一步的,电控组件包括电控主机、l形支撑板和摄像头,电控主机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横向部位上,电控主机位于l形支撑卡板下方,l形支撑板固定安装于l形支撑卡板外侧壁上,l形支撑板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照射端正对于导电率检测仪主体显示屏。
17、有益效果
18、本技术转动组件带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转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带动缓冲连接组件转动,缓冲连接组件带动探头转动至校准组件上方,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推动探头移动至校准组件进行接触校准,校准后巡检机器人带动凸支撑板移动,移动至检测位置后转动组件带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转动,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带动缓冲连接组件转动,缓冲连接组件带动探头转动至校准组件上方,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推动探头移动至变电站板件接触,探头对变电站板件的导电率进行检测,电控组件对导电率检测仪主体检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实现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利于实际应用,可有效地规避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包括凸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5)包括L形连接板(51)和转动件(52),转动件(52)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1)直立部位上端侧壁,转动件(52)输出端贯穿凸支撑板(1)直立部位上端并与L形连接板(5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固定安装于L形连接板(51)的凸出部位侧壁上,且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驱动端贯穿L形连接板(51)的凸出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连接组件(4)包括套筒(41)、L形滑板(42)和弹性件(43),套筒(41)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侧壁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驱动端连接,套筒(41)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弹性件(43),且弹性件(43)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端部与L形滑板(42)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探头(31)固定安装于L形滑板(42)的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8)包括侧限位板(81)和L形支撑卡板(82),侧限位板(81)和L形支撑卡板(82)均安装于凸支撑板(1)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侧壁上,侧限位板(81)设有两组,且侧限位板(81)对称设置于L形支撑卡板(8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校准组件(2)包括第一直线组件(21)、第一安装板(22)、安装槽(23)、第一校准块(24)和第二校准块(25),第一直线组件(21)位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下方,第一直线组件(21)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2),第一安装板(22)顶部开设有两组安装槽(23),安装槽(23)内安装有第一校准块(24),且各第一校准块(24)的电导率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组件(21)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1)横向部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组件(7)包括电控主机(71)、L形支撑板(72)和摄像头(73),电控主机(71)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1)横向部位上,电控主机(71)位于L形支撑卡板(82)下方,L形支撑板(72)固定安装于L形支撑卡板(82)外侧壁上,L形支撑板(72)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73),且摄像头(73)的照射端正对于导电率检测仪主体(32)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包括凸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5)包括l形连接板(51)和转动件(52),转动件(52)固定安装于凸支撑板(1)直立部位上端侧壁,转动件(52)输出端贯穿凸支撑板(1)直立部位上端并与l形连接板(5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固定安装于l形连接板(51)的凸出部位侧壁上,且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驱动端贯穿l形连接板(51)的凸出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连接组件(4)包括套筒(41)、l形滑板(42)和弹性件(43),套筒(41)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侧壁与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驱动端连接,套筒(41)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弹性件(43),且弹性件(43)远离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端部与l形滑板(42)靠近第二直线驱动组件(6)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探头(31)固定安装于l形滑板(42)的凸出部位开设的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板件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8)包括侧限位板(81)和l形支撑卡板(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发,魏杰,王伟,杨延勇,薄成哲,赵延文,袁肖雷,钱芳,刘永智,顾庶民,张鹏祥,苗晓鹏,李强,张春,胥欣欣,姜文涛,燕伟广,李雁冰,佟亮,王伟,于凤玲,袁婧,王佳辉,王柯清,辛少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