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45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2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包括:管路面板和至少一个无管路面板,所述管路面板与无管路面板之间通过储液囊连接。所述储液囊内储存有磁流变液,所述管路面板设有控制储液囊内磁流变液流动能力的控制管路。所述控制管路内设有可控变化的磁场区域,所述磁流变液流经该磁场区域。所述管路面板和/或无管路面板设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管路面板和/或无管路面板的横向和纵向加速度变化,并形成对磁场区域磁场强度大小的控制指令,所述磁场区域根据指令变化区域内的磁场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储液囊可适应多维度变形、压缩与舒张,增加阻尼器对变形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安全,尤其涉及一种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氢气具有着火能量低,与空气、氧混合燃烧和爆炸极限宽,燃烧速度快等特点,所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燃烧、爆炸问题应特别注意。氢与空气或与氧混合形成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性混合物和着火源同时存在,是燃烧和爆炸的两个基本条件。为此,应管理好可燃烧性物质,防止氢气泄漏、逸出和积累,注意系统的密封、抑制和监视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在所有的氢能输运方案中,管道运输是最经济方式。随着氢能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大规模集中制氢和氢长距离运输是未来趋势。管道运输是氢气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受气体性质差异、掺氢比、管道材质和外部环境等影响,氢气进入管道后管道容易产生氢脆、渗透和泄漏等风险,加之管线在布置时不可避免的多角度交叉或重叠,致使输氢管道对振动特别是地震变得较常规管道更为敏感,易发生振动导致的相互碰撞,需要给予防振、抗震保护以降低输氢管道相互碰撞导致的氢气泄漏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提高输氢管道间的防振、抗震能力,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面板和至少一个无管路面板,所述管路面板与无管路面板之间通过储液囊连接;所述储液囊内储存有磁流变液,所述管路面板设有控制储液囊内磁流变液流动能力的控制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和无管路面板背对储液囊的一侧,通过管道扣件与不同输氢管道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和无管路面板之间固定有至少三根可形成平衡拉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面板和至少一个无管路面板,所述管路面板与无管路面板之间通过储液囊连接;所述储液囊内储存有磁流变液,所述管路面板设有控制储液囊内磁流变液流动能力的控制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和无管路面板背对储液囊的一侧,通过管道扣件与不同输氢管道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和无管路面板之间固定有至少三根可形成平衡拉力的形状记忆合金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根形状记忆合金丝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长度的形状记忆合金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包括两组对称分布在储液囊两侧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组,每组形状记忆合金丝组包括:一根长形状记忆合金丝和一根短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长形状记忆合金丝和短形状记忆合金丝位于管路面板和非管路面板之间的部分长度相同,位于管路面板或无管路面板内部的部分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内部在储液囊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长形状记忆合金丝孔;每个所述长形状记忆合金丝孔的一端设有与管路面板面层连通的远端开口,另一端与管路面板记忆丝腔连通;所述长形状记忆合金丝位于长形状记忆合金丝孔内,且一端穿过远端开口后与无管路面板固定,另一端在管路面板记忆丝腔内与紧固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管路面板或无管路面板面层固定的蜗杆架;所述蜗杆架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至少一端穿过蜗杆架上的蜗杆架孔延伸至蜗杆架外部;所述蜗杆位于蜗杆架外部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蜗杆的螺旋齿部分与蜗轮盘齿接;所述蜗轮盘盘心处沿轴向固定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的轴线与蜗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或接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氢管道间的防碰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板设有储液囊限位槽,并在储液囊限位槽周围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座;所述储液囊放置在储液囊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宏晶陈明轩王文雍郁章涛张宝平李冬芳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