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4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白血病抑制因子,能够增强残存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使濒临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患者延长角膜透明时间,延缓角膜移植手术时机;加速损伤区域角膜内皮细胞修复,使角膜水肿快速消退,恢复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涉及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在中国,因角膜病变而致盲的患者约400万,每年还会有10-20万的新增病例,角膜盲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在这其中不乏病变部位为角膜内皮细胞层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位于角膜最内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其表面的主动离子泵和屏障功能维持角膜的透明性。人角膜内皮细胞在体内不能再生,一旦损伤或发生病变只能靠临近细胞的扩大和移行填补病损的部位。出生时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约为7500/ mm2,随着年龄增长,细胞数量逐渐下降,至老年时细胞数约2000-3000/ mm2,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至500/mm2左右时,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则无法满足调节角膜含水量的需求,导致角膜水肿进而视力丧失。

2、多种原因可导致角膜内皮病变,包括机械性损伤如手术操作(称为大泡性角膜病变);先天因素如先天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后部多形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等;感染因素如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早期通过裂隙灯及病史可以分析其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视力甚至避免手术治疗(如病毒性角膜内皮炎)。

3、目前,角膜内皮病变除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只能任其发展,待到角膜内皮功能完全丧失、角膜水肿发生后采取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目前角膜内皮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最佳的术式,其特点是手术风险低、术后散光小和视力恢复快。2014 年美国共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46513 例,其中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占总手术量的55.9%,可见其已经成为角膜移植手术的主导术式。近几年来,角膜内皮移植的手术方式又不断更新,切口越来越小、植片越来越薄,视力恢复越来越好。在欧美等国家,目前最新的手术方式角膜后弹力膜移(dmek)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选择术式,这种手术方式植片厚度仅为十几微米。由于植片更薄、更符合解剖结构,因此术后视力更好。但要求患者有很好的前房结构,完整的晶体虹膜隔。

4、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以往的治疗手段首选dsaek或dmek。但同时这也随之带来了角膜移植必然面临的术后排斥、植片失功等一系列长期问题。然而近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不进行植片移植的单纯后弹力膜撕除对于治疗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也有很好的疗效。然而,该手术方式目前仍未在我国展开,是否适用于我国患者及其术后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ice)患者的治疗也是困扰眼科医生的难题。由于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目前的治疗集中在控制眼压和维持角膜透明性。最新的研究表明50%的患者需要手术控制眼压,14%的患者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目前所开展的手术以dsaek为主,同时也有报道开展dmek手术。但是,患者术后眼压和虹膜部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植片失功率相较非ice患者仍有明显提高。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仍存在设计更优的手术方案的需求。

5、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但其最重要的应用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已在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肝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胚胎干细胞、胸腺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发现有lif的表达。其同源性在78~94%。主要作用包括:(1)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表型;(2)抑制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3t3-l1脂肪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3)促进骨的重吸收,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lif刺激成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所介导的;(4)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的产生。现有技术未报道白血病抑制因子可以作为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提出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而言,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是注射液或眼药。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射液为玻璃体腔注射液。

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用于使角膜水肿快速消退和/或恢复视功能。

6、有益效果

7、本专利技术通过白血病抑制因子,能够增强残存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使濒临角膜内皮失代偿延长角膜透明时间,延缓角膜移植手术时机;加速损伤区域角膜内皮细胞修复,使角膜水肿快速消退,恢复视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药物包括注射液、眼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所述注射液为玻璃体腔注射液,所述眼药包括滴眼液、眼用凝胶或眼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所述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用于使角膜水肿快速消退和/或恢复视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所述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6.一种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所述药物以白血病抑制因子为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所述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制备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药物包括注射液、眼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所述注射液为玻璃体腔注射液,所述眼药包括滴眼液、眼用凝胶或眼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所述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药物用于使角膜水肿快速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梅洪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