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3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1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辊,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结构的辊筒、安装于所述辊筒中的内支撑筒,所述内支撑筒和所述辊筒之间形成冷却空间,所述辊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部安装板,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上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内支撑筒的左侧设置有过渡支撑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使用时通过进水孔往冷却空间中注入冷却液,将待冷却的物料放置到辊筒的表面,通过冷却风扇往内支撑筒中吹气,通过空气将内支撑筒传递的热量吹走,从而加快冷却速度,同时通过转动内支撑筒,使冷却空间中的冷却液能够均匀的被混合,从而使冷却液的温度保持一致,防止局部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冷却,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辊,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冷却辊是通入冷却液的辊筒,压延薄膜或胶黏带涂布时,将材料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的变形的目的,应用非常广泛。

2、现有的冷却辊在长时间使用后,冷却辊中的冷却液会出现冷热不均匀的情况,会影响冷却效果,同时现有冷却辊中的冷却液如果温度过高,就需要频繁的更换冷却液,导致成本较高还会影响冷却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冷却辊,能够尽量降低换水过程中对热材料的影响,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辊,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冷却辊,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结构的辊筒、安装于所述辊筒中的内支撑筒,所述内支撑筒和所述辊筒之间形成冷却空间,所述冷却空间中注入冷却液,所述辊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部安装板,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上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内支撑筒的左侧设置有过渡支撑板。

3、作为优选,所述端部安装板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上设置有内通孔,所述内通孔从所述安装本体的右侧贯穿至左侧,所述内通孔中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槽,所述安装本体上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4、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电机、安装搅拌电机的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安装于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上,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到所述过渡支撑板上。

5、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支撑板呈圆形结构,所述过渡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凹槽,所述进风凹槽从所述过渡支撑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所述过渡支撑板的中心设置电机轴孔。

6、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孔,所述过渡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冷却风扇。

7、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撑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板。

8、作为优选,所述辊筒的上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辊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使用时通过进水孔往冷却空间中注入冷却液,将待冷却的物料放置到辊筒的表面,通过冷却风扇往内支撑筒中吹气,通过空气将内支撑筒传递的热量吹走,从而加快冷却速度,同时通过转动内支撑筒,使冷却空间中的冷却液能够均匀的被混合,从而使冷却液的温度保持一致,防止局部冷却液温度过高影响冷却,通过上述方法降低了更换冷却液的频率,从而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冷却效率,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结构的辊筒(1)、安装于所述辊筒(1)中的内支撑筒(2),所述内支撑筒(2)和所述辊筒(1)之间形成冷却空间(3),所述冷却空间(3)中注入冷却液(4),所述辊筒(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部安装板(5),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5)上设置有搅拌结构(6),所述内支撑筒(2)的左侧设置有过渡支撑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安装板(5)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本体(501),所述安装本体(501)上设置有内通孔(502),所述内通孔(502)从所述安装本体(501)的右侧贯穿至左侧,所述内通孔(502)中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槽(503),所述安装本体(501)上设置有圆形凸台(504),所述圆形凸台(504)上设置有连接孔(505),所述安装本体(501)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槽(503),所述密封圈槽(503)中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6)包括搅拌电机(601)、安装搅拌电机(601)的电机架(602),所述电机架(602)安装于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5)上,所述搅拌电机(601)的电机轴连接到所述过渡支撑板(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板(7)呈圆形结构,所述过渡支撑板(7)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凹槽(701),所述进风凹槽(701)从所述过渡支撑板(7)的正面贯穿至背面,所述过渡支撑板(7)的中心设置电机轴孔(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板(7)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孔(703),所述过渡支撑板(7)的右侧设置有冷却风扇(7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筒(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板(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01),所述辊筒(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01)和出水孔(102)上分别设置有堵头(1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呈圆筒状结构的辊筒(1)、安装于所述辊筒(1)中的内支撑筒(2),所述内支撑筒(2)和所述辊筒(1)之间形成冷却空间(3),所述冷却空间(3)中注入冷却液(4),所述辊筒(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部安装板(5),所述左侧的端部安装板(5)上设置有搅拌结构(6),所述内支撑筒(2)的左侧设置有过渡支撑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安装板(5)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本体(501),所述安装本体(501)上设置有内通孔(502),所述内通孔(502)从所述安装本体(501)的右侧贯穿至左侧,所述内通孔(502)中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槽(503),所述安装本体(501)上设置有圆形凸台(504),所述圆形凸台(504)上设置有连接孔(505),所述安装本体(501)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槽(503),所述密封圈槽(503)中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6)包括搅拌电机(601)、安装搅拌电机(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加贵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捷科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