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42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多个吸种轮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吸种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组不同孔径、不同孔数的小孔,且每组小孔均包括沿连接轴对称设置的两类小孔,不同的吸种轮上的小孔的位置均相同,连接轴上设有两个轴气管,两个轴气管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类小孔连通,且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另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二旋转气动接头,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均能够向轴气管内提供正压、负压和大气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品种水稻种植对颗粒数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直播需要将水稻种子从种箱中取出按穴放到田间,田间的作业环境很难保证精准颗粒数的穴播,以及漏播不易发现,即使发现也不能补救,容易造成大面积漏播。

2、并且,由于水稻种子三维尺寸变化较大(粳稻粗短,籼稻细长),种植参数要求不同(如杂交水稻每穴要求1~2粒种子,常规稻每穴3~4粒种子),现有的窝眼式、凸缘式的气吸式点种机构结构复杂,容易卡种,防漏气所用的密封圈增加了运动件运动时的阻力,且易磨损,保证穴粒数困难,且结构有可能伤及种子。

3、例如,如图1-图2所示,现有气吸式吸种机构,从料斗中通过动轮的凸缘将种子带出,并在凸缘下的小孔(一定转动范围内与负压孔相通)的负压共同作用下,将种子带到下种区,利用重力和正压将种子布种,现有机构:容易划伤种子,漏种检测不便,对颗粒数要求精准实现困难,有相对运动件,动密封困难,密封件易损,结构复杂,通用性不好,当更换不同的形状尺寸的种子或每穴粒数变更时,往往需要更换不同槽型结构尺寸的动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品种水稻种植对颗粒数的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气动接头、第二旋转气动接头、连接轴和多个吸种轮,多个所述吸种轮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吸种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组不同孔径、不同孔数的小孔,且每组所述小孔均包括沿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不同的所述吸种轮上的所述小孔的位置均相同,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两个轴气管,两个所述轴气管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连通,且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另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均能够向所述轴气管内提供正压、负压和大气压。

4、优选的,所述吸种轮的端面设有多个大孔,每类所述小孔均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大孔,与同一组所述小孔对应的两个所述大孔沿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不同的所述吸种轮上的所述大孔的位置均相同,位置相同的各所述大孔均通过一孔气管串接并连通,且所述孔气管能够连通所述轴气管。

5、优选的,所述吸种轮和所述连接轴通过键连接。

6、优选的,同类的所述小孔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排列。

7、优选的,同类的所述小孔中,相邻的所述小孔之间的孔距大于所述小孔孔径与种子长度之和。

8、优选的,所述吸种轮上还设有漫反射传感器,所述漫反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小孔上是否有种子。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方法,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0、s1.通过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位于吸种区的小孔对应的孔气管,通过另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和位于下种区的小孔对应的孔气管,且两处的小孔对称设置;

11、s2.第一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吸种区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负压,同时吸种轮转动180°,使与第一旋转气动接头相接的小孔吸附并带动种子转动至位于下种区,与第二旋转气动接头相接的小孔转动至位于吸种区;

12、s3.第一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下种区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大气压,使与第一旋转气动接头相接的小孔内的种子落入穴内,同时,第二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吸种区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负压;

13、s4.吸种轮继续转动,第一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清孔区内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正压,并使与第二旋转气动接头相接的小孔吸附并带动种子转动至位于下种区,第二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下种区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大气压,使与第二旋转气动接头相接的小孔内的种子落入穴内,然后第二旋转气动接头通过轴气管、孔气管向位于下种区的各小孔对应的大孔内通入正压;

14、s5.播种完毕并更换下一品种种子时,使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对应的轴气管连接其它组的小孔对应的孔气管。

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及方法,多个吸种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实现吸种轮的同步转动,同时,通过串联多组吸种轮能够实现多行种植,改变吸种轮间距,就可以调节行距,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加工安装简单、没有相对运动件、没有动密封件等易损件,气密性好,同时能够防止运动过程中气管缠绕;吸种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组不同孔径、不同孔数的小孔,进而在变更品种或种植参数时无需更换吸种轮,实现一轮多用,满足不同品种水稻种子形态及该品种种子对每穴粒数的要求;每组小孔均包括沿连接轴对称设置的两类小孔,不同的吸种轮上的小孔的位置均相同,进而实现吸种轮每转动一周,能够实现两次吸种和两次下种,连接轴上设有两个轴气管,两个轴气管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类小孔连通,接通的孔数少,耗气量小,定量精准,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另一个轴气管连接第二旋转气动接头,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均能够向轴气管内提供负压、大气压和正压,并依次实现吸种、下种和清孔,组合不同孔径和孔数的小孔,同时,种子通过负压吸附在小孔上,没有其他的机械擦刮,不受种子形状、长短等因素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气动接头、第二旋转气动接头、连接轴和多个吸种轮,多个所述吸种轮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吸种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组不同孔径、不同孔数的小孔,且每组所述小孔均包括沿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不同的所述吸种轮上的所述小孔的位置均相同,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两个轴气管,两个所述轴气管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连通,且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另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均能够向所述轴气管内提供正压、负压和大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种轮的端面设有多个大孔,每类所述小孔均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大孔,与同一组所述小孔对应的两个所述大孔沿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不同的所述吸种轮上的所述大孔的位置均相同,位置相同的各所述大孔均通过一孔气管串接并连通,且所述孔气管能够连通所述轴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种轮和所述连接轴通过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类的所述小孔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类的所述小孔中,相邻的所述小孔之间的孔距大于所述小孔孔径与种子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种轮上还设有漫反射传感器,所述漫反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小孔上是否有种子。

7.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气动接头、第二旋转气动接头、连接轴和多个吸种轮,多个所述吸种轮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吸种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组不同孔径、不同孔数的小孔,且每组所述小孔均包括沿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不同的所述吸种轮上的所述小孔的位置均相同,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两个轴气管,两个所述轴气管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类所述小孔连通,且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另一个所述轴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气动接头和所述第二旋转气动接头均能够向所述轴气管内提供正压、负压和大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种植的精准吸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种轮的端面设有多个大孔,每类所述小孔均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大孔,与同一组所述小孔对应的两个所述大孔沿所述连接轴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朱卿莹黎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