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2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该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离型层、基材层、缓冲胶层、承载层以及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与所述基材层连接,所述基材层背向所述第一离型层的一面与所述缓冲胶层连接,所述缓冲胶层背向所述基材层的一面与所述承载层连接,所述承载层背向所述缓冲胶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离型层连接。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的耐高温性能好,防氧化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久。此外,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缓冲抗压性好,可以对PCB进行良好的保护。进一步地,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具有优良的撕离效果,撕离后没有残留,不会对PCB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


技术介绍

1、pcb 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既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pcb用影像转移的方式将线路转移到基板上,经过化学蚀刻后生成线路。由于 pcb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制电路板。随着pcb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印刷电路板逐渐向重量轻、厚度薄、体积小、线路密度高的方向发展。软硬结合板通过软板与硬板的有机结合,使得线路板在组装方面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各终端客户对软硬结合板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在软硬结合板生产中,保护膜的辅助作用必不可少。

2、然而,传统的适应于pcb板和软板之间结合的保护膜,可以在硬板,例如钢板和pcb板之间起到缓冲、防护等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适应于pcb板和软板之间结合的保护膜抗静电效果不好、撕离效果较差,撕离后有残留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适应于pcb板和软板之间结合的保护膜抗静电效果不好、撕离效果较差,撕离后有残留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

2、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该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离型层、基材层、缓冲胶层、承载层以及第二离型层;

3、所述第一离型层与所述基材层连接,所述基材层背向所述第一离型层的一面与所述缓冲胶层连接,所述缓冲胶层背向所述基材层的一面与所述承载层连接,所述承载层背向所述缓冲胶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离型层连接。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层为pp板。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1微米。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为聚酰亚胺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层的厚度为5微米至25微米。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50微米。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层为pe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层为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丁基橡胶5份至10份、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5份至55份、中分子量聚异丁烯10份至20份、环烷油5份至15份、石蜡1份至5份、抗氧剂0.1份至2份以及防老剂0.1份至2份。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层为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28份至35份、c9石油树脂15份至20份、萜烯树脂25份至30份、环烷油15份至18份以及抗氧剂0.1份至2份

13、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收缩率低、抗皱性好、不容易出现褶皱,平整性好。其次,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的耐高温性能好,防氧化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使用寿命长久。此外,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缓冲抗压性好,可以对pcb进行良好的保护。另外,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的抗静电效果好。进一步地,上述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具有优良的撕离效果,撕离后没有残留,不会对pcb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离型层、基材层、缓冲胶层、承载层以及第二离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为PP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聚酰亚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层的厚度为5微米至2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为PE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层为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丁基橡胶5份至10份、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5份至55份、中分子量聚异丁烯10份至20份、环烷油5份至15份、石蜡1份至5份、抗氧剂0.1份至2份以及防老剂0.1份至2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层为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28份至35份、C9石油树脂15份至20份、萜烯树脂25份至30份、环烷油15份至18份以及抗氧剂0.1份至2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离型层、基材层、缓冲胶层、承载层以及第二离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为pp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和所述第二离型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聚酰亚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层的厚度为5微米至2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板结合用保护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庆华钟洪添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贝斯特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