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树哲专利>正文

一种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0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一种联轴器,包括外壳、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转接组件;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外壳的内端传动连接;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台和弹性件,所述转接台包括齿盘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齿盘,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所述弹性件内。所述联轴器,大大减少了轴套的外壁和外壳内壁的磨损,有效延长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解决了现有柔性联轴器的从动轴套在柔性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外壳发生滑动摩擦,长期使用容易使得从动轴套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发生磨损,磨损后影响转矩传递和使用寿命、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


技术介绍

1、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刚性联轴器传递的转矩较大,但是不具有缓冲和减振性能,柔性联轴器具有缓冲和减振的性能,但是传递的转矩小。目前有柔性联轴器通过从动轴套与联轴器外壳的内部相嵌连接的方式来保证动力传输时的传递转矩,在从动轴套的外壁设置柱体,在联轴器外壳的内壁开设比从动轴套上的柱体的直径更长的嵌接槽口,将从动轴套的柱体嵌接在嵌接槽口内。但是由于从动轴套嵌接在联轴器外壳上的柱体与联轴器外壳内壁的嵌接槽口之间容易发生摩擦,使得从动轴套在柔性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外壳发生滑动摩擦,长期使用容易使得从动轴套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发生磨损,磨损后影响转矩传递和使用寿命,且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联轴器,大大减少了轴套的外壁和外壳内壁的磨损,有效延长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解决了现有柔性联轴器的从动轴套在柔性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外壳发生滑动摩擦,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转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球形,所述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弹性件处设有第一弧面,所述轴套本体的外壁对应所述弹性件处设有第二弧面,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靠近所述第二轴套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包括柱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柱体顶部的球体,所述柱体的底部与所述轴套本体连接,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转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球形,所述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弹性件处设有第一弧面,所述轴套本体的外壁对应所述弹性件处设有第二弧面,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靠近所述第二轴套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包括柱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柱体顶部的球体,所述柱体的底部与所述轴套本体连接,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所述插杆的顶部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哲
申请(专利权)人:黄树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