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0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0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托盘;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电芯上设有电芯防爆阀,电芯防爆阀位于电芯远离托盘的一侧;灭火板,位于电池模组的上方;托盘边框中任意一组相对设置的边框定义为第一边框,第一边框内的空腔形成第一排烟通道,箱侧板中任意一组相对设置的侧板定义为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一边框相邻,第一侧板内的空腔形成第二排烟通道,第一排烟通道与第二排烟通道连通,第二排烟通道与外界连通;通过使电芯防爆阀向上,并利用托盘边框内和箱侧板内的空腔形成排烟通道,实现高温烟气排出,并在电池模组上方设置灭火板,可有效降低热失控蔓延及高温烟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模组热失控问题频发,相关技术中,热失控的防护设置大多为电池模组中的电芯防爆阀向下,电芯正负极向上。电池箱体侧壁会焊接开圆孔的电芯底板及箱体底板,电芯底板、箱体底板与箱体侧壁形成密闭的排烟通道,热失控的烟气从箱壁的防爆阀排出。

2、但是,一方面,电池模组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下坠。电芯底板及箱体底板的排烟通道间隙尺寸减小(特别是模组中心区域),烟气排出不顺畅,影响热失控防护效果。另一方面,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箱体后,排气通道的气密性无法检测,若局部漏气,热失控发生时,高温烟气会从漏气处窜出,从防爆阀排出量减小,进而导致热失控防护失败或效果降低。此外,由于该热失控防护为被动排烟,极易导致电芯热失控蔓延,从而导致整个电池模组起火、爆炸。

3、综上所述,针对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中的烟气排出及热失控蔓延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可以改善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护中的烟气排出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同侧,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和所述电芯防爆阀异侧,所述电芯倒置设置,使所述电芯的防爆阀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安装框,所述电芯安装框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电芯安装框内,并暴露出所述电芯防爆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芯防爆阀同侧的所述电芯安装框的端面上,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排烟槽,同一列或/和同一行的所述排烟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三排烟通道,所述第三排烟通道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同侧,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和所述电芯防爆阀异侧,所述电芯倒置设置,使所述电芯的防爆阀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安装框,所述电芯安装框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电芯安装框内,并暴露出所述电芯防爆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芯防爆阀同侧的所述电芯安装框的端面上,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排烟槽,同一列或/和同一行的所述排烟槽相互连通,形成第三排烟通道,所述第三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上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排烟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烟通道连通,即所述第三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松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