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信监测,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供电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通过太阳能为通信设备提供电源,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电力供应不正常地区,尤为重要。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生伏打原理,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形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实现设备的在户外使用中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布设电网为设备供电所产生的人员和物料成本。所以太阳能供电系统是目前户外单机设备自供电的主要形式。
2、太阳能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支架抱箍、立柱等组成。其中,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组都需要金属箱体进行安装放置和防水保护,金属箱体也需要与立柱进行固定连接,电池箱体还需要做基础底面和预埋件进行放置和固定。由于组件众多且施工复杂,导致运输和组装及施工步骤繁琐,装配过程的错误导致的设备损坏、组件损坏的事情屡有发生。造成施工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成本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旨在提高整体的安装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监测站,且所述监测站与蓄电池线路连接,所述立杆包括:
4、立杆本体,所述立杆本体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容纳所述蓄电池;
5、封盖,所述封盖连接在所述立杆本体上,且所述封盖对应所
6、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在所述立杆本体上,且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线路连接;
7、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用于包覆所述监测站和所述立杆本体的连接部位,且所述防护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杆本体上;
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固定所述蓄电池。
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立杆本体上;
10、所述立杆本体上对应所述紧固件设有插孔,所述防护件对应所述插孔设有条形槽,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条形槽连接在所述插孔内,以将所述防护件限制在所述立杆本体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件、滑动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滑动件之间的弹性件;
12、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蓄电池的上方,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支撑件上,对应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滑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件的一侧。
13、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两相对侧的滑动体,两个所述滑动体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件相连,且两个所述滑动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并对所述蓄电池形成半包围结构,两个所述滑动体之间形成通槽;
14、两个所述滑动体相互背离,使得所述通槽扩大以供所述蓄电池穿过,所述弹性件蓄能;所述弹性件释能,两个所述滑动体相向运动,使得所述通槽缩小以限制所述蓄电池穿出。
1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体设置为弧形。
16、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立杆本体。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杆,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立杆本体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件铰接相连,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外部构件上。
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抱箍和分别设于两个抱箍内的两个缓冲单元,所述抱箍通过所述缓冲单元与所述立杆本体相连。
19、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站与所述立杆本体之间设有定位部;
20、所述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立杆本体上的定位柱和设于所述监测站上的定位孔。
2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排水孔。
22、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通过在立杆本体和监测站的连接部位设置封盖,可利于对该连接部位进行防护,保证整体的安全性能,同时在立杆本体内部设置用于容纳蓄电池的容纳空间,可减少多余零部件的设置,同时提高对蓄电池的防护效果,并且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固定蓄电池的固定组件,可利于提高对蓄电池的保护效果。
24、此外,立杆本体上设有插孔,防护件上设有条形槽,紧固件穿过条形槽连接在插孔内,可便于调节防护件相对于立杆本体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调整。固定组件包括支撑件、滑动件以及弹性件,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置,且对蓄电池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减少蓄电池的损伤。
25、另外,立杆本体上还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用于对立杆本体的中部进行支撑,可利于在恶劣环境下,有效的避免立杆本体被折断。在支撑组件内设有缓冲单元,缓冲单元与立杆本体接触,可在立杆本体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力时,缓冲单元能够对立杆本体进行缓冲,避免立杆本体受到集中应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监测站(2),且所述监测站(2)与蓄电池(10)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监测站(2),且所述监测站(2)与蓄电池(10)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监测站用的立杆,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晖,苏秀峰,王龙超,朱攀峰,郝一民,杨绍辉,王曦瑶,周子健,蔡剑锋,吕雪冬,王伟海,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佑京铁轨道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