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油气藏开发,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入后期阶段,油气勘探开发重心正逐步向低质量、难开发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转移。页岩油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页岩油资源储量十分巨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加大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力度,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页岩油藏具有极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特点,生产井不经过压裂改造一般无自然产能,很难实现商业开采。目前,水平井和多段压裂技术的综合应用已成为页岩油气藏开发的有效方法。体积压裂可在近井地带形成多条主裂缝,通过主裂缝的剪切滑移生成一系列的分支缝,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实现储层的三维立体改造,改善油气渗流环境和油气层动用状况。因此,评价页岩油井的压裂效果,对于储层的产能预测及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目前常用的压裂效果评估手段主要有微地震、电位监测和基于产能模型的评估方法。微地震监测信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和整理待分析目标区块已投产井与待压裂井的多源数据,构建原始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的多源数据包括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地质参数包括水平段埋深、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压力系数、可动烃饱和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脆性指数和应力差,工程参数包括段长、簇数、加砂量、施工液量、砂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和整理待分析目标区块已投产井与待压裂井的多源数据,构建原始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收集的多源数据包括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地质参数包括水平段埋深、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压力系数、可动烃饱和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脆性指数和应力差,工程参数包括段长、簇数、加砂量、施工液量、砂比、破裂压力和返排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根据已压裂井段的产油量贡献率监测结果,利用蒙特克罗模拟生成水平段产油量贡献率的概率分布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生成产油量贡献率的概率分布曲线具体为:对统计的水平段产油贡献率数列,计算均值和方差这些统计参数,假设水平段的产油量贡献率符合正态分布,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生成相应的概率分布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根据产油量概率分布曲线,获取若干概率所对应的水平段产油量贡献率值p,根据p值大小建立压裂效果优,良,中,及格和差五个评价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当水平段的产油贡献率≥p80时,则压裂效果评价为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将压裂效果的评价等级视为离散型类别变量,并对各个等级标准数值化,利用递归特征消除与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水平段产油量贡献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根据步骤2建立的评价等级,将压裂效果评价等级优用5表示,4表示评价等级良,3表示评价等级中,2表示评价等级及格,1表示评价等级差;对比压裂效果等级与利用上述数值化规则,对数据集中的响应变量序列进行数值化编码;采用10折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刘巍,曹小朋,郭奇,徐耀东,胡慧芳,刘祖鹏,刘营,李洪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