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89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23
本公开提出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减振杆,减振杆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减振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减振空间;弹性组件,弹性组件设置在减振杆与底座之间;阻尼单元,阻尼单元包括:磁流变弹性体和电磁调节组件,磁流变弹性体设置在减振杆与底座之间,电磁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座靠近磁流变弹性体处。在本公开的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中,通过电磁调节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磁流变弹性体的阻尼调节,进而实现减振装置自振频率的调节,由此,使得减振装置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的设备和场景,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减振,尤其涉及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工业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若振动过大,则会导致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进而影响设备的性能,虽然目前存在较多的减振装置,但这些减振装置均具有固定的自振频率,仅能够适配固定的设备和应用场景,无法实现灵活应用,通用性较差,由此增大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减振杆,所述减振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振杆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减振空间;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减振杆与所述底座之间;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包括:磁流变弹性体和电磁调节组件,所述磁流变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减振杆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磁流变弹性体处。

4、可选的,所述磁流变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磁流变弹性体套设在所述减振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电磁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所述减振杆的轴向平行,且多个所述电磁铁沿所述减振杆的周向均匀分布。

5、可选的,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一磁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二磁性体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其中,所述减振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且所述磁流变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减振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

6、可选的,所述减振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杆体贯穿所述第一磁性体;连动块,所述连动块设置在所述杆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且所述连动块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所述减振空间;其中,所述连动块贯穿所述第二磁性体,且所述连动块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设置有方形环状间隙,所述磁流变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方形环状间隙内。

7、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体上,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连动块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动块相连。

8、可选的,所述连动块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依次相连;所述多个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中部,所述第二电磁铁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中部,所述第三电磁铁靠近所述第三侧边的中部,所述第四电磁铁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中部。

9、可选的,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所述铁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连,所述铁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相连,所述铁芯的轴向与所述减振杆的轴向平行;线圈,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

10、可选的,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振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上,且所述减振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

11、可选的,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还包括:环形垫块,所述环形垫块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第二磁性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垫块上,以使所述减振杆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减振空间。

12、可选的,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绝缘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13、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由于减振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和磁流变弹性体,使得减振杆出现振动时,弹性组件能够利用其弹性对减振杆进行缓冲,且磁流变弹性体能够利用其阻尼特性消耗减振杆上的冲击力以及弹性组件的回弹力,由此,通过弹性组件和磁流变弹性体的配合,能够实现减振,进而提升应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5、同时,由于电磁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座靠近磁流变弹性体处,使得电磁调节组件能够调节磁流变弹性体所处磁场的强度,且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可随外加磁场强度而变化,因此,通过电磁调节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磁流变弹性体的阻尼调节,进而实现减振装置自振频率的调节,由此,使得减振装置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的设备和场景,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由此有效提高了减振装置的通用性,降低了应用设备的使用成本。

16、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调节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振频率可调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金涛王一妹朱俊杰吕亮武青吴昊魏昂昂杜静宇李遥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