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88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肌病消融电极针,使用者可握持手柄,将消融电极针组件的电极头刺入室间隔基底部,导芯和导管将电流传递至电极头和电极环,电极头和电极环放电,将纳秒脉冲电场能量深入肥厚的室间隔组织内并传递,形成局部不可逆心肌坏死性凋亡继而纤维化,以显著减少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减少流出道梗阻,同时对室间隔血管、传导系统神经组织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肌病消融电极针


技术介绍

1、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室间隔基底部增厚导致左室流出道机械性梗阻,增加左心室收缩压,加重心肌缺血,是梗阻性hcm患者症状产生的主要原因。

2、当前对症状性梗阻性hcm患者的侵入式治疗手段包括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这三种治疗手段中切除对病人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而且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对术前已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易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射频消融通过射频针头部热能治疗,但是范围和深度难控制,疗效受限,易引发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右心室顺序起搏)治疗梗阻性hcm患者应用少,远期疗效不确切,而且起搏器的毫秒波及微秒波的脉冲电场频谱也限制其在心血管领域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射频消融地范围和深度难控制,易引发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水平端设置有入口,所述手柄的握持端设置有出口,所述手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筒室、前卡扣室和后卡扣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室内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套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外管插入第一贯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扣室内固定连接有前置卡扣,所述前置卡扣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第二贯穿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水平端设置有入口,所述手柄的握持端设置有出口,所述手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筒室、前卡扣室和后卡扣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室内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形状为工字型,所述套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外管插入第一贯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扣室内固定连接有前置卡扣,所述前置卡扣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导管的一端插入第二贯穿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肌病消融电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卡扣室内固定连接有后置卡扣,所述后置卡扣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贯穿孔,所述导芯的一端插入第三贯穿孔内,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