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器以及管体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84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8
本技术涉及喷射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引流器以及管体清洗装置。其中的引流器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连接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至少一者上设有用于输入流体的入流孔,第一盖体通过连接体与第二盖体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流道,流道与入流孔连通,流道延伸至第一盖体的边缘,第二盖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引流面,从入流孔输入的流体可从流道喷射至引流器外并沿着引流面流动。该引流器可用于管状产品内壁的烘干或清洁,能够快速地将管状产品内壁上的水渍、杂物清除,具有非常好的烘干或清洁效果,而且在实施烘干或清洗的过程中不与产品的内壁接触,因此不会损伤产品的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引流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管体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1、生活中存在众多呈管状的产品,无论是在这类产品的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这类产品内壁上附着的污物的清理都是一项技术难题。现阶段,当这些产品的内壁上存在污物时,人们通常利用刷子、刮板等工具进行清理,但是这些清理方式很难清除产品内壁上附着的微粒型污物,这些清理方式的清理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清理的工序复杂、效率低。此外,这些清理方式在清理的过程中,刷子、刮板等工具会与产品的内壁直接接触,容易对产品的内壁造成损伤。

2、例如,在气缸套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镗内孔,所谓的镗内孔就是将毛坯放置到镗床上加工出气缸套的内孔。根据镗内孔的过程中是否使用切屑液,镗内孔又可分为湿式镗内孔和干式镗内孔,无论是湿式镗内孔还是干式镗内孔,在镗床上加工后坯料的内壁上会附着较多的铁屑。尤其是当采用湿式镗内孔的加工方式时,所获得的坯料的内壁上不仅会粘附大量的铁屑,而且还会附着一层由切屑液构成的液体膜。镗内孔工序之后,需要利用高精度检测仪器(例如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产品内径是否合格,但是坯料的内壁上附着的铁屑或液体膜都会使检测的精度降低。目前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快速、高效地清除坯料内壁上附着的铁屑或液体膜是亟需攻克的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引流器,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体清洗装置。>

3、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器,该引流器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连接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至少一者上设有用于输入流体的入流孔,第一盖体通过连接体与第二盖体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流道,流道与入流孔连通,流道延伸至第一盖体的边缘,第二盖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引流面,从入流孔输入的流体可从流道喷射至引流器外并沿着引流面流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具有临近第一盖体的第一端,第一盖体在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与第一端的轮廓线重合或位于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6、优选地,第一盖体在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还具有远离第一盖体的第二端,第一端在第二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第二端的内侧,以第一端的边缘作为引流面的起始位置,以第二端的边缘作为引流面的终止位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面远离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0度且小于67度;

9、优选地,引流面远离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10、更优选地,引流面远离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为60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道至少包括出口段,出口段临近第一盖体的边缘;出口段具有由第一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一腔壁和由第二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二腔壁,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平行从而限定形成出口段;

12、优选地,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3mm至0.2mm,出口段的长度l≥17*d;

13、更优选地,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6mm至0.15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之间设有分流室,入流孔和流道均与分流室连通;

15、优选地,第一盖体临近第二盖体的一端与分流室临近第一盖体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形状;

16、更优选地,在第二盖体临近第一盖体的一端设置沉槽以形成分流室。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设在分流室内,连接体的一端与第二盖体固定连接,第一盖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紧固件,紧固件的一端与连接体连接,紧固件的另一端压迫第一盖体并使第一盖体与连接体无缝连接;

18、优选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盖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设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盖体之间,紧固件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部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19、更优选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盖体临近第一盖体的一端平齐,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后,第二连接部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流道;

20、更加优选地,第二连接部采用塑料、铜、铝、铜合金、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体在流道内间隔分布;

22、优选地,连接体的横截面为梭形;

23、更优选地,梭形的长轴的延长线穿过第二盖体临近第一盖体的一端的中心。

24、本技术提供的引流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当输入入流孔的流体为压缩空气时,设定输入入流孔的空气的流量为q,空气以高速从流道的出口喷射出,随后贴着引流面流动,在引流面的表面形成一层空气流,从流道高速喷射出的空气使引流面的上方形成负压区域,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负压区域周围的空气将被吸引并与空气流混合,因此从引流面末端高速射出的空气的流量远远大于入流孔处的流量q,产生流量放大的效果;而且,空气沿着引流面的末端喷射出去之后,在一段距离内将继续保持空气流的层状形态,这种特性使该引流器可以用于烘干或清洁,并且具有较高的烘干或清洁效率;

26、当输入入流孔的流体为空气时,该引流器可用于管状产品内壁的烘干或清洁,能够快速地将管状产品内壁上的水渍、杂物清除,具有非常好的烘干或清洁效果;而且在实施烘干或清洗的过程中不与产品的内壁接触,因此不会损伤产品的内壁,十分适合用于内壁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易损伤的产品的烘干或清洁。

27、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体清洗装置,该管体清洗装置包括流体供应单元和前述的引流器,流体供应单元通过管路与入流孔连接,由流体供应单元向分流室内输送流体。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清洗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引流器做直线运动,引流器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盖体的厚度方向平行。

29、本技术提供的管体清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由于该管体清洗装置使用了前述的引流器,当流体供应单元向入流孔输入的流体为空气时,该管体清洗装置同样能够快速地将管状产品内壁上的水渍、杂物清除,具有非常好的烘干或清洁效果;而且在实施烘干或清洗的过程中不与产品的内壁接触,因此不会损伤产品的内壁,十分适合用于内壁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易损伤的产品的烘干或清洁。此外,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引流器对压缩气体具有流量放大的效果,因此该管体清洗装置有利于减少压缩空气的消耗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连接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至少一者上设有用于输入流体的入流孔,所述第一盖体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入流孔连通,所述流道延伸至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所述第二盖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引流面,从所述入流孔输入的流体可从所述流道喷射至所述引流器外并沿着所述引流面流动,所述引流器用于管状物体内壁的清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具有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体在所述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重合或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在所述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还具有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二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内侧,以所述第一端的边缘作为所述引流面的起始位置,以所述第二端的边缘作为所述引流面的终止位置。p>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0度且小于67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为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4、6、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至少包括出口段,所述出口段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所述出口段具有由所述第一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一腔壁和由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平行从而限定形成所述出口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3mm至0.2mm,所述出口段的长度L≥17*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6mm至0.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4、6、7、9、10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设有分流室,所述入流孔和所述流道均与所述分流室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临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室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具有相同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盖体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设置沉槽以形成所述分流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设在所述分流室内,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压迫所述第一盖体并使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连接体无缝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后,所述第二连接部使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流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塑料、铜、铝、铜合金、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4、6、7、9、10、12-1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体在所述流道内间隔分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为梭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的长轴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二盖体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中心。

21.一种管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供应单元和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所述流体供应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入流孔连接,由所述流体供应单元向所述分流室内输送流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管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连接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至少一者上设有用于输入流体的入流孔,所述第一盖体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入流孔连通,所述流道延伸至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所述第二盖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引流面,从所述入流孔输入的流体可从所述流道喷射至所述引流器外并沿着所述引流面流动,所述引流器用于管状物体内壁的清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具有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体在所述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重合或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在所述第一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轮廓线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还具有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二端上的投影的轮廓线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内侧,以所述第一端的边缘作为所述引流面的起始位置,以所述第二端的边缘作为所述引流面的终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0度且小于67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的坡角为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4、6、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至少包括出口段,所述出口段临近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所述出口段具有由所述第一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一腔壁和由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表面构成的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平行从而限定形成所述出口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3mm至0.2mm,所述出口段的长度l≥17*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第二腔壁之间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为0.06mm至0.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4、6、7、9、10任一项所述的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有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禾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