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77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加工装置及方法,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中包括负泊松比材料颗粒且内置拉胀结构或添加拉胀颗粒。属于纺织材料与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间隔织物中内置拉胀结构,将成型的拉胀结构在拉胀结构通道进入,处于间隔织物内部,使间隔织物具备缓冲缓压能力。以拉胀结构材料与涤纶纤维制成的间隔织物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可设计性强的特点,还具有负泊松比结构剪切模量高,能量吸收能力强等优点,在防护服装、建筑材料、汽车内饰、运动器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属于纺织材料与。


技术介绍

1、间隔织物是一种有中间层间隔的纺织织物,类似于三明治结构的一种立体三维织物,也被称为“三明治”织物。间隔织物由两个外层和一个中间层构成,外层结构多变,上下两外层的连接通过中间间隔丝,也被称作单丝,其充当中间的间隔层。间隔织物的材料不同设计出来的性能特点也会有所差异,如柔软、稳定和缓冲缓压等;中间间隔层的间隔单丝的材料一般采用聚酯纤维,比如涤纶。因为中间间隔层要连接上下两层,行走路径多,纱线张力大,所以材料的强度一般较高。正是由于中间层的材料强度一般较高,才能提高织物的支撑抗压性能。间隔织物由于具有三层结构,其压缩性能被广泛研究。目前对于间隔织物的缓冲缓压能力研究方面,对于间隔织物的中间层、外层的材料选择研究颇多,但是将负泊松比材料、结构与间隔织物综合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

2、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具有缓冲缓压能力的新型材料的非织间隔织物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具有缓冲缓压能力的新型材料的非织间隔织物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的问题。

2、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中包括负泊松比材料颗粒且内置拉胀结构或添加拉胀颗粒。

4、优选地,所述的拉胀结构分为二维/三维有序与无序结构。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拉胀结构包括内凹蜂窝结构、双箭头结构、星型结构、手性和反手性结构。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拉胀颗粒的形态包括内凹六边体、球体。

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的加工装置,包括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出口连接螺杆挤压机构进口,螺杆挤压机构出口及拉胀颗粒喂入机构分别连接复合喷丝机构,复合喷丝机构侧壁呈倒漏斗形且设有喷丝通道,复合喷丝机构底板上交替组合有拉胀结构喂入孔及喷丝孔,使涤纶熔体与拉胀颗粒同时从复合喷丝机构中喷出,复合喷丝机构内部设有拉胀结构通道;复合喷丝机构下方设有挤压成型机构,挤压成型机构外部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下方设有纤维膜输送机构,纤维膜输送机构下方设有成品输出机构。

8、优选地,所述的拉胀结构通道有两个。

9、优选地,所述的喷丝通道有三个。

10、优选地,所述的挤压成型机构为上宽下窄的楔型结构。

11、优选地,所述的纤维膜输送机构位于挤压成型机构的两侧,用于传递非织间隔织物的表面膜。

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加工装置进行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1、将涤纶颗粒原料送入供料机构的料斗中;

14、步骤2、将涤纶颗粒原料输送到螺杆挤压机中熔融形成涤纶熔体,并进入复合喷丝板中;

15、步骤3、将拉胀颗粒及负泊松比材料颗粒送入拉胀颗粒喂入机构中,并通过拉胀结构喂入孔进入复合喷丝板中,或将成型的拉胀结构通过拉胀结构通道喂入复合喷丝机构中;

16、步骤4、步骤3中的拉胀颗粒或成型的拉胀结构与步骤2中的涤纶熔体一起从复合喷丝机构的喷丝孔中喷出;

17、步骤5、进入并通过挤压成型机构,在冷却机构冷却条件下冷却形成含有拉胀颗粒、具有缓冲缓压能力的涤纶拉胀结构;

18、步骤6、纤维膜输送机构在挤压成型机构两侧输入涤纶膜,并包裹于步骤5所述的涤纶拉胀结构外;

19、步骤7、经成品输出机构输出后得到成型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

20、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拉胀颗粒的形态包括内凹六边体、球体,所述的拉胀结构分为二维/三维有序与无序结构,进一步优选为内凹蜂窝结构、双箭头结构、星型结构、手性和反手性结构。

21、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中,喷丝装置还通过调节喷丝孔的大小、通过计算机控制单位时间涤纶熔体的通过量来控制喷丝口的速度比,使喷出的纤维具有特殊的屈曲形态。

22、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中,还可引入可以增强纤维刚度与减震性能的液体涂料,为纤维增添一层涂层,使其具有防弹防刺功能;或加入具有减振、香味、颜色效果的颗粒,赋予纤维减振减压、芳香气味、彩色的效果。

23、优选地,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冷却机构采取环吹风冷却方式。

24、优选地,所述的加工的方法中,(1)供料机构的生产工艺条件(材质、供给速度);(2)冷却机构的冷却速度;(3)挤压成型机构中的模具形状与涤纶纤维的挤压速度;(4)拉胀颗粒的形状与尺度;(5)复合喷丝机构工艺参数(喷丝孔形状、喷丝孔径、喷丝速度、定型温度);(6)纤维膜输送机构的纤维膜材质、涂层类型、输送速度可以进行调节。

2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复合喷丝板中喷丝孔与拉胀材料喂入孔交替排列,涤纶熔体与拉胀颗粒同时进入复合喷丝机构中喷出,拉胀颗粒在涤纶熔体中分布均匀,经挤压成型机构后,在冷却条件下冷却形成具有缓冲缓压功能的涤纶拉胀结构。

27、(2)通过在间隔织物中内置拉胀结构,将成型的拉胀结构在拉胀材料喂入孔进入,处于织物内部,使间隔织物具备缓冲缓压能力。

28、(3)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由于使用的拉胀材料有良好的能量吸收性、缓冲缓压性能,可应用于坐垫、防护衣、防护设备等;由长纤线或纱线传送活性介质可以使拉胀纺织品因拥有消炎、防臭、药物释放能力而成为智能型纺织品的材料,且拉胀纺织品能提高服装压力舒适性,拉胀材料用作铺路材料可显著增强耐压抗震性能;在生物医学方面,人造拉胀血管可增强血管壁对血液跳动的反应而耐破裂;在海洋深水作业方面,拉胀高分子材料将表现出很高的液压稳定性,在国防领域如核潜艇制造上有重要应用;以拉胀结构材料与涤纶纤维制成的非织间隔织物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可设计性强的特点,还具有负泊松比结构剪切模量高,能量吸收能力强等优点,在防护服装、建筑材料、汽车内饰、运动器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中包括负泊松比材料颗粒且内置拉胀结构或添加拉胀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结构分为二维/三维有序与无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颗粒的形态包括内凹六边体、球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结构包括内凹蜂窝结构、双箭头结构、星型结构、手性和反手性结构。

5.一种制备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出口连接螺杆挤压机构进口,螺杆挤压机构出口及拉胀颗粒喂入机构分别连接复合喷丝机构,复合喷丝机构侧壁呈倒漏斗形且设有喷丝通道,复合喷丝机构底板上交替组合有拉胀结构喂入孔及喷丝孔,使涤纶熔体与拉胀颗粒同时从复合喷丝机构中喷出,复合喷丝机构内部设有拉胀结构通道;复合喷丝机构下方设有挤压成型机构,挤压成型机构外部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下方设有纤维膜输送机构,纤维膜输送机构下方设有成品输出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成型机构为上宽下窄的楔型结构。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工装置进行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拉胀颗粒的形态包括内凹六边体、球体,所述的拉胀结构分为二维/三维有序与无序结构,进一步优选为内凹蜂窝结构、双箭头结构、星型结构、手性和反手性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还可引入增强纤维刚度与减震性能的液体涂料,为纤维增添一层涂层,使其具有防弹防刺功能;或加入具有减振、香味、颜色效果的颗粒,赋予纤维减振减压、芳香气味、彩色的效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冷却机构采取环吹风冷却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中包括负泊松比材料颗粒且内置拉胀结构或添加拉胀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结构分为二维/三维有序与无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颗粒的形态包括内凹六边体、球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胀结构包括内凹蜂窝结构、双箭头结构、星型结构、手性和反手性结构。

5.一种制备缓冲缓压非织间隔织物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出口连接螺杆挤压机构进口,螺杆挤压机构出口及拉胀颗粒喂入机构分别连接复合喷丝机构,复合喷丝机构侧壁呈倒漏斗形且设有喷丝通道,复合喷丝机构底板上交替组合有拉胀结构喂入孔及喷丝孔,使涤纶熔体与拉胀颗粒同时从复合喷丝机构中喷出,复合喷丝机构内部设有拉胀结构通道;复合喷丝机构下方设有挤压成型机构,挤压成型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赵群李瑶何玲娥严涛海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