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70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6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部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的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所述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机构。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穿缸线束密封设计方案,通常是先将线束穿过穿缸体,缸外线束与缸内线束直接压接为一体(或者理解为一根线束),然后向穿缸体的凹槽(线束与穿缸体的连接处)内注入胶体,胶体(比如环氧树脂)是由a胶(填充物)、b胶(固化剂)混合搅拌以后使用,注入胶体以后待胶体干透以后形成密封层,传统的做法是人工手持穿缸线束,然后进行灌胶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做出的产品外观品质不稳定;此外,部分灌胶设备需要人工手持定位穿缸线束才能进行灌胶,导致胶体容易滴落至线束上,影响穿缸线束产品的品质;同时该类灌胶设备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在灌胶完成以后,其内部还存在胶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胶体容易继续由灌胶头向下滴落,造成漏胶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使用方便且高效。

2、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部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的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所述灌胶混合机构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连接为一体;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所述混合筒体后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4、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所述转动钩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混合筒体处于该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板铰接,所述l型压盖的上、下端面铰接处设有用以与销轴配合的侧直槽,所述l型压盖中部设有中直槽,中直槽内设有固定螺栓。

6、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横向移动壳体,所述横向移动壳体内部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用以与竖向导轨相配合的竖向滑块,该纵向升降体由设置于横向移动壳体内部的升降驱动装置来驱动升降。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架以及多个设置于定位架表面且用以放置穿缸线束的穿缸定位槽,所述穿缸定位槽前方或后方设有线束固定槽口,所述穿缸定位槽与线束固定槽之间设有定位柱,每个线束固定槽口、定位槽的旁侧均设有限位摆臂,所述限位摆臂经铰接轴与定位架铰接。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顶部设有用以限位线束的弧形槽。所述定位槽包括开槽以及设置于开槽内底面的开孔。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台板、多个立柱和下台板。

10、进一步的,线束固定槽口呈u型,其设于上台板的前、后边缘处,限位摆臂、穿缸定位槽、定位柱均设于上台板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下部设有定位架导轨,该定位架导轨与设置在定位架底部的定位架滑槽滑动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将线束先穿过穿缸体,缸内线束和缸外线束压接好以后,将穿缸体放置在穿缸定位槽内并采用限位摆臂固定,将线束经定位柱的弧形槽穿过线束固定槽口,并通过其旁侧的限位摆臂对线束进行限位,方便对穿缸线束进行定位,以利于后续灌胶工作;通过在注胶针管内设置止胶阀,来控制注胶针管的通闭,由旋转气缸来控制止胶阀的开闭,防止注胶工作完成以后在重力作用下注胶针管内的胶体滴胶问题;a、b料分别经a、b料出口进入混合筒体内,电机驱动螺旋进料板在混合筒体内转动,使a、b料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胶体由注胶针管注入穿缸线束的凹槽内,将穿缸体与线束的连接处密封起来;在灌胶过程中,灌胶混合结构可以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由横向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使注胶针管移动至相应的穿缸线束的注胶处开展注胶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部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的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所述灌胶混合机构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连接为一体;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所述混合筒体后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所述转动钩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混合筒体处于该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板铰接,所述L型压盖的上、下端面铰接处设有用以与销轴配合的侧直槽,所述L型压盖中部设有中直槽,中直槽内设有固定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横向移动壳体,所述横向移动壳体内部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用以与竖向导轨相配合的竖向滑块,该纵向升降体由设置于横向移动壳体内部的升降驱动装置来驱动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架以及多个设置于定位架表面且用以放置穿缸线束的穿缸定位槽,所述穿缸定位槽前方或后方设有线束固定槽口,所述穿缸定位槽与线束固定槽之间设有定位柱,每个线束固定槽口、定位槽的旁侧均设有限位摆臂,所述限位摆臂经铰接轴与定位架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顶部设有用以限位线束的弧形槽;所述定位槽包括开槽以及设置于开槽内底面的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台板、多个立柱和下台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束固定槽口呈U型,其设于上台板的前、后边缘处,限位摆臂、穿缸定位槽、定位柱均设于上台板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设有定位架导轨,该定位架导轨与设置在定位架底部的定位架滑槽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部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设有可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的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所述灌胶混合机构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灌胶混合机构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连接为一体;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所述混合筒体后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所述转动钩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混合筒体处于该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风张卓黄钢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