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969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轻量化的轿厢总成,轿厢总成包括位于其顶部和底部的整流罩,轿厢总成中部连接有小拉力运行控制索,轿厢总成的顶部周围设有用于连接对重板带的对重板带支座;轿厢总成外侧只有一侧连接有导轨总成,轿厢总成上设有与导轨总成相适配的刹车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轿厢震动小,噪音少,运行阻力小,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在的电梯原理:轿厢与对重通过曳引钢索连接,电梯的动力、刹车、对重均通过钢索实现,通过对钢索的控制实现电梯的运行。

2、受曳引钢索性能瓶颈的限制,现有电梯存在明显不足:

3、1)安全度不足:重大电梯事故及轻微安全事件常有发生。

4、2)运行速度受限:现在的高速电梯一般是2m/s,超高速电梯只做到5m/s。

5、3)电梯耗能巨大:在大中城市电梯的耗能占到整个城市用电总量的5%左右,城市越大占比越高,最高的甚至接近8%。

6、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现有电梯的不足,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涵盖专利2021107209338、2021107219255等技术的“平能电梯”(平安且节能的电梯)项目已在清华大学通过仿真数理研究。项目的工程样机试验、技术完善、型号设计、相关规范制定等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

7、依据项目研究报告,“平能电梯”可以实现高度安全、大幅节能、更高梯速的目的,但依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包括:

8、1)配载时间过长,导致乘梯感受不佳的问题。

9、2)固定对重质量过大,导致电梯加、减速能耗依然有较大优化空间。

10、3)引导动力通过主钢轨爬行实现,成为运行震动和噪音之一,同时增加了运行机械变速难度。

11、4)随着梯速的增加,轿厢在井道内的风阻成为了需要考虑的耗能之一。

12、基于“平能电梯”存在需要完善优化的方向,“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需要实现以下目的:

13、1)快速配载,将配载时间控制在5秒以内。

14、2)大幅减轻轿厢自重,将轿厢自重控制在电梯额定荷载的10%以内。

15、3)引导动力不再通过主钢轨爬行实现,改由机房小功率曳引动力来实现。

16、4)给轿厢加上整流罩,降低风阻系数。

17、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是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四大核心系统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轻量化的轿厢总成,轿厢总成包括位于其顶部和底部的整流罩,轿厢总成中部连接有小拉力运行控制索,轿厢总成的顶部周围设有用于连接对重板带的对重板带支座;轿厢总成外侧只有一侧连接有导轨总成,轿厢总成上设有与导轨总成相适配的刹车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轿厢总成包括相连接的轿厢主体结构和轿厢体;轿厢主体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吊架,主吊架呈环状结构;两个主吊架其中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两个主吊架另一侧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条槽板连杆。

4、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主吊架之间连接有由整流罩传力杆构成的框架,所述整流罩设置在框架上;所述小拉力运行控制索与框架连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吊架上设有对重吊点槽板翼,对重吊点槽板翼上设有与所述对重板带支座相对应的安装螺孔。

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开设有圆孔。

7、更进一步的,所述轿厢总成上设有激光测距测速定位仪。

8、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总成包括滑动配合的轿厢轨道滑动支座和安保钢轨,轿厢轨道滑动支座连接在轿厢主体结构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

9、更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且与安保钢轨相配合。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上设有测重力差应力应变片。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的优点为:

13、1、轿厢总成通过对重板带支座和与配重箱连接的对重板带连接,而轿厢总成顶部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连接,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的小功率曳引动力(例如电机)设置在楼层顶部的机房中,远离轿厢总成,可减少轿厢的震动和噪音,提升乘客舒适感。

14、2、轿厢总成设置整流罩,降低风阻系数,减少了震动,降低了能耗。

15、3、即使电梯的刹车和保险刹车都失灵,且对重板带及小拉力运行控制索同时断裂,但由于轿厢总成外侧只有一侧连接有导轨总成,此时轿厢总成的重心相对安保钢轨有一个较大距离的偏心,对重板带的破坏使轿厢与安保钢轨之间的平衡运动被打破。它们之间将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产生逐渐增大的相对扭矩和减速摩擦力。安全实验结果显示轿厢总成先是稍有加速向下,而后逐渐减速直到慢速落地,如果行程足够长甚至会自动停止。因此,这种偏心结构可在危急时刻提供一定的安全性。

16、4、轿厢主体结构的两个环状主吊架之间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至少两条槽板连杆连接,而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开设有圆孔,结构简单重量轻,有利于实现轿厢总成的轻量化。

17、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量化的轿厢总成(8),轿厢总成(8)包括位于其顶部和底部的整流罩(84),轿厢总成(8)中部连接有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轿厢总成(8)的顶部周围设有用于连接对重板带的对重板带支座(85);轿厢总成(8)外侧只有一侧连接有导轨总成(12),轿厢总成(8)上设有与导轨总成(12)相适配的刹车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总成(8)包括相连接的轿厢主体结构(83)和轿厢体(81);轿厢主体结构(83)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吊架(831),主吊架(831)呈环状结构;两个主吊架(831)其中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横梁(834)和第二横梁(835)连接;两个主吊架(831)另一侧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条槽板连杆(8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吊架(831)之间连接有由整流罩传力杆(832)构成的框架,所述整流罩(84)设置在框架上;所述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与框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架(831)上设有对重吊点槽板翼(8312),对重吊点槽板翼(8312)上设有与所述对重板带支座(85)相对应的安装螺孔(83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834)和第二横梁(835)上均开设有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总成(8)顶部的对角位置均设有激光测距测速定位仪(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总成(12)包括滑动配合的轿厢轨道滑动支座(122)和安保钢轨(121),轿厢轨道滑动支座(122)连接在轿厢主体结构(83)的第一横梁(834)和第二横梁(83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机构设置在第一横梁(834)和第二横梁(835)上且与安保钢轨(121)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834)或第二横梁(835)上设有测重力差应力应变片(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量化的轿厢总成(8),轿厢总成(8)包括位于其顶部和底部的整流罩(84),轿厢总成(8)中部连接有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轿厢总成(8)的顶部周围设有用于连接对重板带的对重板带支座(85);轿厢总成(8)外侧只有一侧连接有导轨总成(12),轿厢总成(8)上设有与导轨总成(12)相适配的刹车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总成(8)包括相连接的轿厢主体结构(83)和轿厢体(81);轿厢主体结构(83)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主吊架(831),主吊架(831)呈环状结构;两个主吊架(831)其中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横梁(834)和第二横梁(835)连接;两个主吊架(831)另一侧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条槽板连杆(8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吊架(831)之间连接有由整流罩传力杆(832)构成的框架,所述整流罩(84)设置在框架上;所述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与框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轿厢及安全保障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山卢文秀李京虎孙晓晟曾宪越孙翰林岳天一李永辉曾昭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稳平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