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淋洗,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1、土壤淋洗技术是指将可促进土壤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溶解、分离出来并进行处理的技术。
2、土壤原位淋洗修复技术作为土壤淋洗技术之一,是直接向在受污染土壤所在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处理和分离的技术。其主要是将清洗液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使清洗液渗透至土壤中并吸取土壤中如重金属等的污染物,携带有污染物的清洗液渗透至地下水中,通过抽取地下水并进行过滤处理,以达到修复淋洗污水的目的,并使淋洗液可重复利用,以此节约成本。
3、在对抽取的地下水进行过滤时,会对地下水中存在的泥土和各种污染物进行分离处理,如通过沉淀池、絮凝池分离固液态,最后通过如活性炭等滤料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以达到清洁水体的目的。然而,无论是在沉淀池亦或者是絮凝池内,尤其是絮凝池内,传统的絮凝池是通过随水流流动的方式带走各类沉淀物,但这种方式存在弊端,在水流流速不足时、或者在沉淀物存在于水流流动死角处时,均会导致沉淀物池底堆积大量沉淀物,这不仅影响了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单元包括输入端连接于清洗液存储单元输出端的主管以及竖直插装于包气带层内且顶端连接于主管的注入井,所述主管均匀铺设在地面上,所述注入井设置为多个并等间距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管以及内部中空且同轴设置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输送腔,所述内管内形成有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一输送腔和第二输送腔分别连接于清洗液存储单元的输出端;在所述外管的底部等间距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单元包括输入端连接于清洗液存储单元输出端的主管以及竖直插装于包气带层内且顶端连接于主管的注入井,所述主管均匀铺设在地面上,所述注入井设置为多个并等间距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管以及内部中空且同轴设置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输送腔,所述内管内形成有第二输送腔,所述第一输送腔和第二输送腔分别连接于清洗液存储单元的输出端;在所述外管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输送腔的喷淋头,以向地面喷灌清洗液,所述注入井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室内的两侧上设置有用于挡住水体的相适配的两围板,在所述两围板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形成有由下至上渐窄的第一过道和呈“z”字型的第二过道,在所述沉淀室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过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出口,在所述第一输出口和混凝室之间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淋洗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室位于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彬,蒋旭辉,杨杰虎,甘登奎,王松,何兵,杨攀,刘宏涛,宋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