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31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本技术通过通过设有底座和连接杆连接到施工平台,当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时先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螺纹连接到施工平台上,再将防护框放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由挡块挡住防止下滑,再用螺帽拧在第一伸缩杆上固定防护框,组装完成;当工作人员认为防护框太低或者太高,通过拧动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上的螺丝调整高度可以达到想要的高度,从而使工作人员不会因为太低而害怕的发抖,太高而妨碍施工,既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防护平台,具体为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1、由于电梯井洞口上下贯通,危险系数大,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梯井墙体钢筋绑扎、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等相关施工作业时,必须搭设安全操作平台以方便施工。

2、传统的电梯井道防护平台一般由钢管脚手架由上而下搭设而成,搭建与拆卸的过程复杂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搭建的越高,危险系数越高,中国专利cn202222424711.4一种电梯井施工作业防护平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申请防护平台上的围栏不能进行升降和组装,不能根据不同施工者的需求调节和组装围栏高度,围栏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作人员施工不方便,围栏过低防会引起工作人员害怕发抖,从而有从高空跌落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防护平台上的围栏不能进行升降和组装,不能根据不同施工者的需求调节和组装围栏高度,围栏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作人员施工不方便,围栏过低防会引起工作人员害怕发抖,从而有从高空跌落的可能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筒,所述施工平台拐角处的两两第一螺纹筒之间均开设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的通孔内穿过的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端的圆周处均开设有挡块,第一连接杆上均套设有防护框,放置于挡块上,其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连接杆端部开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有螺帽。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平台上开设的第一螺纹筒与第二螺纹筒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小相同,且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与第一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相匹配设置,两两所述第二螺纹筒之间的距离相等。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顶端的四边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数量与位置与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相匹配。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的螺纹孔个数有四个且距离相等,第二连接杆上开设的通孔个数有一个,且第一连接杆上开设的螺纹孔与第二连接杆上开设的通孔大小相贴合。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上开设的挡块与第二伸缩杆上开设的挡块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挡块上方的预留长度与防护框的厚度相匹配。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上开设的圆形通孔的数量与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的数量相匹配且大小相贴合。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帽的深度与第一伸缩杆顶部开设的第二外螺纹的长度相匹配。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通过设有底座和连接杆连接到施工平台,当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时先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螺纹连接到施工平台上,再将防护框放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由挡块挡住防止下滑,再用螺帽拧在第一伸缩杆上固定防护框,组装完成;当工作人员认为防护框太低或者太高,通过拧动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上的螺丝调整高度可以达到想要的高度,从而使工作人员不会因为太低而害怕的发抖,太高而妨碍施工,既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又提升了工作效率,且当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因为用的时间久变得生锈了,通过施工平台上设有的螺纹筒以及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底部开设的第一外螺纹,可以拆卸进行更换新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4)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筒(5),所述施工平台(4)拐角处的两两第一螺纹筒(5)之间均开设有第二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纹筒(5)和第二螺纹筒(6)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的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螺纹孔(15),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15)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的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的通孔内穿过的螺丝(16)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上端的圆周处均开设有挡块(10),第一连接杆上均套设有防护框(11),放置于挡块(10)上,其中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第一连接杆端部开设有第二外螺纹(13),第二外螺纹(13)螺纹连接有螺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4)上开设的第一螺纹筒(5)与第二螺纹筒(6)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小相同,且第一螺纹筒(5)和第二螺纹筒(6)与第一外螺纹(8)和第三外螺纹(17)相匹配设置,两两所述第二螺纹筒(6)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1)顶端的四边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12),圆形通孔(12)的数量与位置与第一螺纹筒(5)和第二螺纹筒(6)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的螺纹孔(15)个数有四个且距离相等,第二连接杆上开设的通孔个数有一个,且第一连接杆上开设的螺纹孔(15)与第二连接杆上开设的通孔大小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7)上开设的挡块(10)与第二伸缩杆(9)上开设的挡块(10)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挡块(10)上方的预留长度与防护框(11)的厚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1)上开设的圆形通孔(12)的数量与第一伸缩杆(7)与第二伸缩杆(9)的数量相匹配且大小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4)的深度与第一伸缩杆(7)顶部开设的第二外螺纹(13)的长度相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4)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螺纹筒(5),所述施工平台(4)拐角处的两两第一螺纹筒(5)之间均开设有第二螺纹筒(6),所述第一螺纹筒(5)和第二螺纹筒(6)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的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螺纹孔(15),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15)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的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的通孔内穿过的螺丝(16)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9)上端的圆周处均开设有挡块(10),第一连接杆上均套设有防护框(11),放置于挡块(10)上,其中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第一连接杆端部开设有第二外螺纹(13),第二外螺纹(13)螺纹连接有螺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的组装式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4)上开设的第一螺纹筒(5)与第二螺纹筒(6)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小相同,且第一螺纹筒(5)和第二螺纹筒(6)与第一外螺纹(8)和第三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瑞志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