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2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8-002318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文中。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由于化石燃料的枯竭而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加剧,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已成为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
2、特别地,由于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设备的需求增加,对作为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3、作为二次电池的负极,通常使用锂金属。然而,由于人们担心因枝晶的形成而引起的电池短路以及由此引起的爆炸危险,所以已经出现了使用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并保持结构和电性能的碳类活性材料。
4、作为碳类活性材料,已经使用了各种类型的碳类材料,例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等,并且特别地,已经最广泛地使用了由于其优异的可逆性而能够确保锂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的石墨类活性材料。因为石墨类活性材料相对于锂具有更低的-0.2v的放电电压,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以75:25至90:10的重量比包含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15μm至25μm的平均粒径(D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6μm至12μm的平均粒径(D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8μm至11μm的平均粒径(D50)。
>6.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以75:25至90:10的重量比包含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15μm至25μm的平均粒径(d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6μm至12μm的平均粒径(d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具有8μm至11μm的平均粒径(d50)。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希源,李宰旭,金银卿,崔承延,金帝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