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墙体和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墙体和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9262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墙体和设计方法,包括墙板和消音单元;消音单元包括盒装结构,一侧为开口侧,在与开口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声波投射口;墙板覆盖于盒装结构的开口侧,且墙板上开设有声波入射口;声波入射口与声波投射口的深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在墙板上开设声波入射口,在消音单元上开设声波投射口,当声波通过声波入射口进入消音单元内后,声波在消音单元内产生共振,使声波往返于消音单元内,实现声能量的耗散,实现噪声的抑制,抑制后的噪声通过声波投射口排出,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噪声水平;声波入射口和声波投射口形成连通的通道,增加变压器周侧的通风,实现对变压器的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环保的,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墙体和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声舒适性要求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为了满足电力市场对低噪音要求,变压器低频噪声隔离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而对于户外变压器,由于其处于外部应用场景,变压器的100hz低频对应声波波长较长,使得该低频噪声很容易造成长距离传输,从而影响变电站围墙位置的噪声水平,进而影响周边市区。而传统的降噪方法是建造降噪隔音墙,需要增加墙体吸声材料厚度及增加玻璃纤维等非环保材料的使用,导致成本上升及增加环保成本,不符合国家关于绿色电力能源的未来发展需求;同时,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其自身温度会身高,降噪隔音墙的存在会降低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自燃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传统的降噪方法在成本和散热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包括墙板和消音单元;

2、所述消音单元包括中空的盒装结构,所述盒装结构的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盒装结构上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状的声波投射口;

3、所述墙板覆盖于所述盒装结构的开口侧,且所述墙板上开设有孔状的声波入射口;

4、所述声波入射口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声波投射口的深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5、优选的,所述声波入射口的尺寸与所述声波投射口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6、优选的,所述声波投射口为一个或多个。

>7、优选的,当所述声波投射口为一个时,所述声波投射口远离所述声波入射口的内侧面与所述声波投射口靠近的所述盒装结构的内侧面共面;

8、当所述声波投射口为多个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声波投射口的远离所述声波入射口的内侧面与所述声波投射口靠近的所述盒装结构的内侧面共面。

9、优选的,所述消音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消音单元阵列排布,且开口侧朝向一致;

10、相邻消音单元间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

11、所述墙板覆盖于多个所述消音单元的开口一端;

12、所述声波入射口为多个,每个消音单元与至少一个声波入射口对应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墙板与所述消音单元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墙板朝向所述消音单元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

15、所述卡接槽为矩形凹槽;

16、多个所述消音单元构成矩形阵列结构;

17、所述矩形阵列结构的开口侧嵌设于所述矩形凹槽内,且所述矩形阵列结构的开口侧的外周壁与所述矩形凹槽卡接;

18、所述卡接槽内的远离所述声波投射口的一侧开设所述声波入射口。

19、优选的,所述墙板和所述消音单元材质相同或不同。

20、优选的,所述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或金属钣金材料。

2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包括多个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和连接件;

22、多个所述通风消音墙体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顺次首尾连接并围合呈环形结构;

23、所述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墙板位于所述环形结构内侧;

24、所述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消音单元位于所述环形结构外侧;

25、被隔声装置放置于所述环形结构内。

26、优选的,所述墙板的声波入射口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消音单元的声波投射口上方。

27、优选的,所述通风消音墙体还包括多个隔振装置;

28、所述通风消音墙体通过所述隔振装置安装于地面或基座上。

29、优选的,所述隔振装置为橡胶隔振器。

3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设计方法,包括:

31、根据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降噪需求,分别确定所述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墙板、消音单元、声波投射口和声波入射口的初始尺寸;

32、利用声波仿真方法,基于所述降噪需求、被降噪装置的发声频段对所述初始尺寸进行迭代调整,确定所述墙板、所述消音单元、所述声波投射口和所述声波入射口的设计尺寸。

33、优选的,所述利用声波仿真方法基于所述降噪需求、被降噪装置的发声频段对初始尺寸进行迭代调整,确定墙板、所述消音单元、所述声波投射口和所述声波入射口的设计尺寸,包括:

34、步骤一.基于所述墙板、所述消音单元、所述声波投射口和所述声波入射口的初始尺寸搭建扩张腔模型,并将所述初始尺寸作为当前尺寸;

35、步骤二.基于被降噪装置的发声频段利用传递损失计算原理确定所述当前尺寸的所述扩张腔模型的声波能量传递损失;

36、步骤三.当所述扩张腔模型的声波能量传递损失满足所述降噪需求时,则以当前尺寸参数作为所述扩张腔模型的设计参数,结束;

37、否则,调整所述尺寸参数作为当前尺寸,继续执行所述步骤二和所述步骤三,直到所述扩张腔模型的声波能量传递损失满足所述降噪需求。

38、优选的,所述扩张腔模型基于cad数模搭建。

39、优选的,按下式计算所述传递损失:

40、

41、式中,δl为所述声波能量传递损失;m为扩张比;k为单位时间内声波的波数;l为所述扩张腔模型的长度。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4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包括墙板和消音单元;所述消音单元包括中空的盒装结构,所述盒装结构的一侧为开口侧,在所述盒装结构上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孔状的声波投射口;所述墙板覆盖于所述盒装结构的开口侧,且所述墙板上开设有孔状的声波入射口;所述声波入射口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声波投射口的深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在墙板上开设声波入射口,在消音单元上开设声波投射口,当声波通过声波入射口进入消音单元内后,声波在消音单元内产生共振,使声波往返于消音单元内,实现声能量的耗散,实现噪声的抑制,抑制后的噪声通过声波投射口排出,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噪声水平;而且声波入射口和声波投射口形成连通的通道,增加变压器周侧的通风,实现对变压器的散热;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和消音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入射口(4)的尺寸与所述声波投射口(3)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投射口(3)为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声波投射口(3)为一个时,所述声波投射口(3)远离所述声波入射口(4)的内侧面与所述声波投射口(3)靠近的所述盒装结构的内侧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单元(2)为多个,多个所述消音单元(2)阵列排布,且开口侧朝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与所述消音单元(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朝向所述消音单元(2)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和所述消音单元(2)材质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或金属钣金材料。

10.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和连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声波入射口(4)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消音单元(2)的声波投射口(3)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消音墙体还包括多个隔振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装置为橡胶隔振器。

14.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声波仿真方法基于所述降噪需求、被降噪装置的发声频段对初始尺寸进行迭代调整,确定墙板(1)、所述消音单元(2)、所述声波投射口(3)和所述声波入射口(4)的设计尺寸,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腔模型基于CAD数模搭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所述传递损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和消音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入射口(4)的尺寸与所述声波投射口(3)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投射口(3)为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声波投射口(3)为一个时,所述声波投射口(3)远离所述声波入射口(4)的内侧面与所述声波投射口(3)靠近的所述盒装结构的内侧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单元(2)为多个,多个所述消音单元(2)阵列排布,且开口侧朝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与所述消音单元(2)通过机械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朝向所述消音单元(2)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消音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和所述消音单元(2)材质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王栋杨臻孙优良莫娟张嵩阳张壮壮王东晖王磊磊王伟李想徐金易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