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98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属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领域。它由真空吸热管、集联箱、水箱、自动控制器、循环水泵、循环阀等构成。真空吸热管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集联箱联接,温控器置于自动控制器内。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和循环水泵由循环上水管与集联箱连接,又通过热水阀和水管连接热水出口;水箱的进水口由水管通过循环阀和循环回水管连接集联箱以及通过补水阀连接冷水源。它是采用自动控制器的两个感温探头控制循环水泵有序动作,实现自动上水或停止,并打开循环阀进行集热循环,不受水位低或停水影响。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在低水位或停水时不能使用,热交换率低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舒适,节水节能,经济环保。(*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属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领域。技术背景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成果应用中 的一大产业,它以环保、安全、节能、卫生而被人们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体式太阳 能热水器,水箱置于热水器顶部,与洗澡间的出水喷头距离太远,使用热水时需要放掉一部 分冷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且热水基本上是靠重力下降喷出,洗浴的舒适性得不到保证。现 有的另一种小型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又称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改进了一体式太 阳能热水器的结构,水箱可置于阳台或卫生间处,但遇水压不足或停水时不能使用,其热循 环与热水系统通过管路自然循环交换热量,这样水循环管路管径及其分布的合理性会直接 影响到集联器的热交换效率,且吸热系统热胀冷缩,需要配置膨胀罐,对热水箱的构造要求 高,导致原材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的感温探头分别安装在水箱的出水口和 集联箱处,当温控器在水箱的出水口与集联箱的温度差> 5 °C时热水器自动集热循环,热转 换效率高,使用方便舒适,节水节能,制造成本低;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在低水位或停 水时不能使用,热循环与热水系统通过管路自然循环交换热量,热交换率低,水箱制造成本 高等问题的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它由真空吸热管、集联箱、水箱、自动控制器、温 控器、冷水源、循环水泵、循环上水管、循环回水管、循环阀、热水阀及补水阀构成;真空吸热 管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真空吸热管的另一端与集联箱联接,温控器置于自动控制器内;其 特征在于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一方面由循环上水管与集联 箱连接,另一方面则通过热水阀和水管连接热水出口 ;水箱的进水口由水管一方面通过循 环阀和循环回水管连接集联箱,另一方面通过补水阀连接冷水源;温控器的两个感温探头 分别安装在水箱的出水口处和集联箱处,所述的自动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温控器、循环水 泵、循环阀、热水阀和补水阀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采用自动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及补水阀、热水阀和 循环阀有序动作,实现自动上水或停止,不受水位低或停水影响。温控器的两个感温探头分 别置于水箱的出水口和集联箱处,及时反馈信息给温控器启动循环水泵、打开循环阀进行 集热循环;水箱采用普通材料制造且与真空吸热管分开放置,降低了制造成本,有效提高了 集联箱的热转换效率。该技术全天候提供热水,使用方便舒适,节水节能,经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吸热管,2、集联箱,3、水箱,4、自动控制器,5、温控器,6、冷水源,7、 循环水泵,8、循环上水管,9、循环回水管,10、循环阀,11、热水阀,12、补水阀,13、热水出口, 14、进水口,15、出水口,16、水管,1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该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由真空吸热管1、集联箱2、水箱3、自动控制器4、温 控器5、冷水源6、循环水泵7、循环上水管8、循环回水管9、循环阀10、热水阀11、补水阀12 及支架17构成。真空吸热管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7上,真空吸热管1的另一端与集联箱 2联接,温控器5置于自动控制器4内。水箱3的出水口 15通过水管16与循环水泵7连 接,循环水泵7 —方面由循环上水管8与集联箱2连接,另一方面则通过热水阀11和水管 16连接热水出口 13 ;水箱3的进水口 14由水管16 —方面通过循环阀10和循环回水管9 连接集联箱2,另一方面通过补水阀12连接冷水源6。温控器5的两个感温探头分别安装 在水箱3的出水口 15处和集联箱2处,所述的自动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温控器5、循环水 泵7、循环阀10、热水阀11和补水阀12连接。该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先设定好时间和水位,自动控制器4自动 开启补水阀12,冷水源6给水箱3补水至设定水位时,循环水泵7自动启动,给水箱3上水 完成后自动停止。自动控制器4的面板上装有水箱3的水温显示器,温控器5安装在自动控 制器4内,温控器5的两个感温探头分别安装在水箱3的出水口 15处和集联箱2处,以收 集两处的温差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温控器5,当集联箱2与水箱3的出水口温度差为> 5°C 时,启动循环水泵7并打开循环阀10,此时补水阀12及热水阀11关闭,系统自动进行集热 循环。使用热水时,自动控制器4控制启动循环水泵7并打开热水阀11、此时补水阀12及 循环阀10关闭,热水送至热水出口 15。水箱3制作有补偿加热口,在气候条件不具备集热 循环提升水温时,可手动补偿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权利要求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它由真空吸热管(1)、集联箱(2)、水箱(3)、自动控制器(4)、温控器(5)、冷水源(6)、循环水泵(7)、循环上水管(8)、循环回水管(9)、循环阀(10)、热水阀(11)、补水阀(12)及支架(17)构成;真空吸热管(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7)上,真空吸热管(1)的另一端与集联箱(2)联接,温控器(5)置于自动控制器(4)内;其特征在于水箱(3)的出水口(15)通过水管(16)与循环水泵(7)连接,循环水泵(7)一方面由循环上水管(8)与集联箱(2)连接,另一方面则通过热水阀(11)和水管(16)连接热水出口(13);水箱(3)的进水口(14)由水管(16)一方面通过循环阀(10)和循环回水管(9)连接集联箱(2),另一方面通过补水阀(12)连接冷水源(6);温控器(5)的两个感温探头分别安装在水箱(3)的出水口(15)处和集联箱(2)处,所述的自动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温控器(5)、循环水泵(7)、循环阀(10)、热水阀(11)和补水阀(1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属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领域。它由真空吸热管、集联箱、水箱、自动控制器、循环水泵、循环阀等构成。真空吸热管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集联箱联接,温控器置于自动控制器内。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和循环水泵由循环上水管与集联箱连接,又通过热水阀和水管连接热水出口;水箱的进水口由水管通过循环阀和循环回水管连接集联箱以及通过补水阀连接冷水源。它是采用自动控制器的两个感温探头控制循环水泵有序动作,实现自动上水或停止,并打开循环阀进行集热循环,不受水位低或停水影响。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在低水位或停水时不能使用,热交换率低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舒适,节水节能,经济环保。文档编号F24J2/40GK201652867SQ20102018774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峻, 王学林, 胡江山 申请人:湖北金科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控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它由真空吸热管(1)、集联箱(2)、水箱(3)、自动控制器(4)、温控器(5)、冷水源(6)、循环水泵(7)、循环上水管(8)、循环回水管(9)、循环阀(10)、热水阀(11)、补水阀(12)及支架(17)构成;真空吸热管(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7)上,真空吸热管(1)的另一端与集联箱(2)联接,温控器(5)置于自动控制器(4)内;其特征在于:水箱(3)的出水口(15)通过水管(16)与循环水泵(7)连接,循环水泵(7)一方面由循环上水管(8)与集联箱(2)连接,另一方面则通过热水阀(11)和水管(16)连接热水出口(13);水箱(3)的进水口(14)由水管(16)一方面通过循环阀(10)和循环回水管(9)连接集联箱(2),另一方面通过补水阀(12)连接冷水源(6);温控器(5)的两个感温探头分别安装在水箱(3)的出水口(15)处和集联箱(2)处,所述的自动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温控器(5)、循环水泵(7)、循环阀(10)、热水阀(11)和补水阀(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林张峻胡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