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74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40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包括有箱体、电池包模组、散热风扇,电池包模组设有若干并前后间距式布置,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相邻的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的前端、后端分别朝向相邻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均凹设有散热槽,散热槽的左右两端均贯通散热板并朝向散热孔设置;所述散热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层;如此,利用导热层将电池包模组所产生的热量导入散热板并从散热槽流出,配合散热风扇将热量从散热孔向外散发,加快了散热板的热量传导性能,有利于提高电池包模组的散热效果,使用稳定性佳,取消传统的换热器设置,有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动力电池的普及,快速充电已经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现有的快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是以大电流充电来减少充电时间,然而,大电流充电会引起单体电池急剧温升,进而导致整个电池包的热环境变差,从而严重影响电池包的寿命,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热量,导致电池包温度过高,使得电池包在充放电时单体电池的容量及各性能大大下降,进而影响储能柜的簇连同单体电池包模组与新能源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且,电池包温度过高,不仅会降低电池的使用性能及缩短使用寿命,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故给电池及时的散热就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风冷式散热的方法,即在电池箱上安装换热器和散热风扇,以实现电池包的散热;但是,其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欠佳,换热器的热量的传导有限,使得电池包模组的热量散发效果不佳,同时,换热器的重量大,不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适用范围小。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包括有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电池包模组、散热风扇,所述电池包模组设置有若干并前后间距式布置,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电池包模组的一侧,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端、后端分别朝向相邻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均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左右两端均贯通散热板并朝向散热孔设置;所述散热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设置有若干,若干第一凸起上下间距式布置,若干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包括有箱体及设置于箱体上的电池包模组、散热风扇,所述电池包模组设置有若干并前后间距式布置,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电池包模组的一侧,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端、后端分别朝向相邻两个电池包模组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均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左右两端均贯通散热板并朝向散热孔设置;所述散热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设置有若干,若干第一凸起上下间距式布置,若干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凸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脂层,所述导热层设置于散热板的前端、后端,并位于散热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犁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崇楷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