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51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20
本技术涉及阀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包括阀管,所述阀管的内侧壁中间位置固连有两个密封环,两个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阀头,所述阀管的内壁位于阀头上方位置开设有放置腔,所述阀管的顶端固连有密封头。本技术中,通过阀头和挡板的设置,打开阀管时,转动连接杆通过插杆带动挡板上移,从而使得挡板进入插接孔二的上端,连通孔的两端连通,左侧的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阀头右侧,至水流充满阀头右侧时,使得阀头的两侧水压相同,从而使得阀头与右侧的密封环之间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右侧密封环与阀头之间的摩擦力下降,从而实现减小连接杆底端卡死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


技术介绍

1、关断阀起开闭作用的。常设于冷、热源进、出口,设备进、出口,管路分支线(包括立管)上,也可用作放水阀和放气阀,常见的关断阀包括闸阀。

2、现有的阀门关闭状态中,闸板在水压作用下与阀门出水端的密封圈之间压力大增,并随着长时间使用后,闸板和密封圈之间锈蚀,使得闸板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长时间接触,闸板与封圈之间还会结垢,使得闸板与出水端密封圈之间摩擦力较大,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阀杆端容易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通过阀头和挡板的设置,打开阀管时,转动连接杆通过插杆带动挡板上移,从而使得挡板进入插接孔二的上端,连通孔的两端连通,左侧的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阀头右侧,至水流充满阀头右侧时,使得阀头的两侧水压相同,从而使得阀头与右侧的密封环之间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右侧密封环与阀头之间的摩擦力下降,继续转动连接杆,从而通过挡板带动阀头上移,使得阀头移动至放置腔内,从而实现减小连接杆底端卡死的可能。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包括阀管,所述阀管的内侧壁中间位置固连有两个密封环,两个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阀头,所述阀管的内壁位于阀头上方位置开设有放置腔,所述阀管的顶端固连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阀头的内部开设有插接孔二,所述插接孔二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挡板,所述阀头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接杆用于带动挡板上下移动,转动连接杆带动挡板上移,从而使得挡板进入插接孔二的上端,连通孔的两端连通,左侧的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阀头右侧,至水流充满阀头右侧时,使得阀头的两侧水压相同,从而使得阀头与右侧的密封环之间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右侧密封环与阀头之间的摩擦力下降,继续转动连接杆,从而通过挡板带动阀头上移,使得阀头移动至放置腔内,从而实现减小连接杆底端卡死的可能。

4、进一步在于:所述阀头的一侧壁位于连通孔的下方位置开设有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的一端与插接孔二底端背离阀头一侧壁的一侧连通,水压通过连通孔的左端向右挤压挡板,水压通过平衡孔向左挤压挡板,使得挡板左右两侧压力相同,从而使得挡板与插接孔二两侧内侧壁压力相同,从而方便向上抽出挡板。

5、进一步在于:所述插接孔二的顶端开设有插接孔一,所述插接孔一的顶端与阀头的顶端连通,所述挡板的顶端固连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接孔一滑动插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插杆顶端转动连接,便于挡板与连接杆底端连接。

6、进一步在于:所述密封头的内壁和连接杆的外侧壁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与密封头旋合连接,方便转动连接杆,控制连接杆上下移动。

7、进一步在于:所述插接孔二位于连通孔上方部分的长度大于挡板的长度,所述插杆的底端截面轮廓小于挡板底端截面轮廓,避免挡板进入插接孔一。

8、进一步在于: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孔一,所述阀头另一侧顶端位置开设有排水孔二,使得阀头进入放置腔内时,放置腔内的水流通过排水孔二排出放置腔,通过排水孔一,使得阀头下移时,两个密封环内的水流从排水孔一排出。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阀头和挡板的设置,水压通过连通孔的左端向右挤压挡板,水压通过平衡孔向左挤压挡板,使得挡板左右两侧压力相同,从而使得挡板与插接孔二两侧内侧壁压力相同,从而方便向上抽出挡板,打开阀管时,转动连接杆通过插杆带动挡板上移,从而使得挡板进入插接孔二的上端,连通孔的两端连通,左侧的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阀头右侧,至水流充满阀头右侧时,使得阀头的两侧水压相同,从而使得阀头与右侧的密封环之间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右侧密封环与阀头之间的摩擦力下降,继续转动连接杆,从而通过挡板带动阀头上移,使得阀头移动至放置腔内,从而实现减小连接杆底端卡死的可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包括阀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100)的内侧壁中间位置固连有两个密封环(120),两个所述密封环(120)之间设置有阀头(200),所述阀管(100)的内壁位于阀头(200)上方位置开设有放置腔(130),所述阀管(100)的顶端固连有密封头(110),所述密封头(1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40),所述阀头(200)的内部开设有插接孔二(250),所述插接孔二(250)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挡板(270),所述阀头(200)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连通孔(220),所述连接杆(140)用于带动挡板(270)上下移动,所述阀头(200)的一侧壁位于连通孔(220)的下方位置开设有平衡孔(240),所述平衡孔(240)的一端与插接孔二(250)底端背离阀头(200)一侧壁的一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二(250)的顶端开设有插接孔一(230),所述插接孔一(230)的顶端与阀头(200)的顶端连通,所述挡板(270)的顶端固连有插杆(260),所述插杆(260)与插接孔一(230)滑动插接,所述连接杆(140)的底端与插杆(260)顶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头(110)的内壁和连接杆(140)的外侧壁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140)与密封头(110)旋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二(250)位于连通孔(220)上方部分的长度大于挡板(270)的长度,所述插杆(260)的底端截面轮廓小于挡板(270)底端截面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0)的外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孔一(121),所述阀头(200)另一侧顶端位置开设有排水孔二(2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包括阀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100)的内侧壁中间位置固连有两个密封环(120),两个所述密封环(120)之间设置有阀头(200),所述阀管(100)的内壁位于阀头(200)上方位置开设有放置腔(130),所述阀管(100)的顶端固连有密封头(110),所述密封头(1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40),所述阀头(200)的内部开设有插接孔二(250),所述插接孔二(250)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挡板(270),所述阀头(200)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连通孔(220),所述连接杆(140)用于带动挡板(270)上下移动,所述阀头(200)的一侧壁位于连通孔(220)的下方位置开设有平衡孔(240),所述平衡孔(240)的一端与插接孔二(250)底端背离阀头(200)一侧壁的一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下端部防卡死的增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二(250)的顶端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盛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欧维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