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849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18
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输料带和设置于输料带端部的待剥皮轨道,所述输料带和待剥皮轨道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套筒的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平行设置;所述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均朝向待剥皮轨道设置,推动气缸上设有推动套筒的推板,夹紧气缸上设有用于夹紧套筒的限位板,推板与限位板同步运动;所述输料带和待剥皮轨道分别设有输料带传感器和待剥皮轨道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在输料带端部的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在套筒上料时,推动气缸推动套筒向待剥皮轨道移动,并且由于夹紧气缸与推动气缸同步运动,在夹紧气缸以及限位板的作用下将套筒夹紧,避免套筒飞出待剥皮轨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套筒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钢筋套筒又名钢筋接头,是用以连接钢筋且具有与丝头螺纹相对应内螺纹的连接件,在建筑工程行业使用钢筋连接套筒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使用,而且操作简便,不受钢筋成份种类限制,而且具有连接方便、快捷、简单,施工不用电,风雨无阻,可全天候施工。

2、钢筋套筒的生产分为切管→剥皮→倒角→攻牙→包装五个工序,在生产过程的剥皮工序中,由于套筒在上一步切管的过程中,两端容易产生毛刺,传统的上料装置只有一个普通的推动气缸和输料带,通过输料带将切割后的套筒送至推行气处,推动气缸再将套筒推出至待剥皮轨道,但是在推行过程中气缸力度的难以把握,使得在将套筒从输料带推出至待剥皮轨道时,容易产生推飞套筒的情况;以及套筒两端毛刺粘连,导致推动套筒时连带下一个套筒一齐推出,不能准确进入待剥皮轨道,减少了套筒上料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3、申请号为20171020681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套筒连续上料装置,上述公开的上料装置包括转台机构、上料机构,转台机构的拨销等圆周等间隔固定在转台的上端面述定位销等间隔设置在转台的侧面,上料机构设置在转台机构的一侧,上料机构的滑座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上料座固定在滑座上,上料座上设置有上料槽,送料气缸和上料槽同轴心,同步板固定在滑座上,开关顶杆设置在滑座的左侧,限位行程开关安装在左支板上,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右支板上,自动回位组件的左拉杆固定在滑座上,右拉杆固定在右支板上,回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左拉杆和右拉杆。

4、上述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通过送料气缸将堆放在料道中套筒推送至转台上,并在转台的作用下实现料筒的上料工作,但是现有技术中在上料的过程中,套筒堆放在料道内,由于料道空间狭小,且套筒两端的毛刺容易将套筒卡在料道内而无法进入导上料槽中,同时也存在套筒两端毛刺粘连,导致推动套筒时连带下一个套筒一齐推出的,存在产生推飞套筒的风险,从而使得套筒上料的中止,进而造成套筒上料的成功率较低,影响了上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套在上料过程中套筒不会出现卡住的套筒上料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输料带和设置于输料带端部的待剥皮轨道,所述输料带和待剥皮轨道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套筒的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平行设置;所述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均朝向待剥皮轨道设置,推动气缸上设有推动套筒的推板,夹紧气缸上设有用于夹紧套筒的限位板,推板与限位板同步运动;所述输料带和待剥皮轨道分别设有输料带传感器和待剥皮轨道传感器。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料带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输料带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套筒脱离输料带的护板。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板与待剥皮轨道之间设有转动连接于护板上的活动板,活动板与护板之间设有控制活动板复位的弹簧。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料带端部设有沿输料带截面设置的挡板,挡板与活动板之间形成有与待剥皮轨道相连通的出料口。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待剥皮轨道与输料带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且待剥皮轨道两侧设有防止套筒脱离的轨道板。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气缸沿待剥皮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推动气缸与出料口相对应。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气缸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推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杆端部。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板顶部设有安装板,夹紧气缸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气缸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限位板与第二推杆转动连接,且限位板转动设置在安装板的端部。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料带传感器设置于挡板上,待剥皮轨道传感器设置于待剥皮轨道的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在输料带端部的推动气缸和夹紧气缸,在套筒上料时,推动气缸推动套筒向待剥皮轨道移动,并且由于夹紧气缸与推动气缸同步运动,在夹紧气缸以及限位板的作用下将套筒夹紧,避免套筒飞出待剥皮轨道,从而使得套筒能够准确并顺利的进入待剥皮轨道上,提高了套筒上料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14、2、通过设置在输料带上的输料带传感器确定输料带上套筒的位置,并且通过设置在待剥皮轨道上的待剥皮轨道传感器确定待剥皮轨道上套筒的数量,从而在保证待剥皮轨道山上的套筒的数量不超过定值时,更加精准的实现套筒上料工作;

15、3、进一步的,在套筒被推动的瞬间,套筒会出现卡在活动板的边缘的情况,通过将活动板设置成转动连接在护板上,当套筒卡在活动板边缘时,由于在推动气缸的推动下,使得套筒带动活动板转动,当活动板转动一定角度时套筒将会从活动板上脱离,从而避免了套筒被卡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套筒上料的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输料带(2)和设置于输料带(2)端部的待剥皮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和待剥皮轨道(3)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套筒的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平行设置;所述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均朝向待剥皮轨道(3)设置,推动气缸(4)上设有推动套筒的推板(11),夹紧气缸(5)上设有用于夹紧套筒的限位板(10),推板(11)与限位板(10)同步运动;所述输料带(2)和待剥皮轨道(3)分别设有输料带传感器(6)和待剥皮轨道传感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料带(2)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套筒脱离输料带(2)的护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9)与待剥皮轨道(3)之间设有转动连接于护板(9)上的活动板(12),活动板(12)与护板(9)之间设有控制活动板(12)复位的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端部设有沿输料带(2)截面设置的挡板(15),挡板(15)与活动板(12)之间形成有与待剥皮轨道(3)相连通的出料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剥皮轨道(3)与输料带(2)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且待剥皮轨道(3)两侧设有防止套筒脱离的轨道板(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4)沿待剥皮轨道(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推动气缸(4)与出料口(16)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4)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杆(401),推板(11)固定设置在第一推杆(401)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顶部设有安装板(13),夹紧气缸(5)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5)上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推杆(501),限位板(10)与第二推杆(501)转动连接,且限位板(10)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3)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传感器(6)设置于挡板(15)上,待剥皮轨道传感器(7)设置于待剥皮轨道(3)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输料带(2)和设置于输料带(2)端部的待剥皮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和待剥皮轨道(3)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套筒的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平行设置;所述推动气缸(4)和夹紧气缸(5)均朝向待剥皮轨道(3)设置,推动气缸(4)上设有推动套筒的推板(11),夹紧气缸(5)上设有用于夹紧套筒的限位板(10),推板(11)与限位板(10)同步运动;所述输料带(2)和待剥皮轨道(3)分别设有输料带传感器(6)和待剥皮轨道传感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料带(2)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套筒脱离输料带(2)的护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9)与待剥皮轨道(3)之间设有转动连接于护板(9)上的活动板(12),活动板(12)与护板(9)之间设有控制活动板(12)复位的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带(2)端部设有沿输料带(2)截面设置的挡板(15),挡板(15)与活动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彪陈志坚郭清净周飞李晓东潘思楠魏彩霞边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