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岸护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将土工格构与能量转换相结合的新型海岸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在众多海岸边坡类型中,土质边坡最容易受到海水侵蚀。海岸边坡的土质通常包括沙子、泥土和岩石等组成部分,这些材料本身对海水的抵抗力较弱。此外,海岸地区常面临着海浪冲击、潮汐变化和海岸流等自然过程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增加土壤的脆弱性。为了应对这种破坏,工程上常采用诸如砌石块、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品等高强度材料对岸坡进行硬化覆盖,以满足一定程度的岸坡承载力需求,但这种施工方式仅满足工程上的要求,忽略了生态上的要求;另一种工程方法是从生态角度出发,在边坡上种植适应海岸环境的植物,形成一层保护层,以减缓波浪和潮汐的冲击,但这种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对整个土质边坡的加固需求。在海岸边坡的防护工程中,综合考虑加固和绿色生态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方案,但也存在着不足,即岸坡生态效果难以保证,尽管绿色生态被考虑进工程施工中来,但在海岸边坡的恶劣环境下,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将面临海水不断冲击的挑战,极端的海浪、盐蚀等问题可能对植被的存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包括迎水侧为梯型迎水面的海岸护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岸护坡本体位于海平面以下的竖向迎水侧设有重力式挡土墙(1),用于加固海岸护坡本体,所述海岸护坡本体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设有水流冲击通道(4),在所述水流冲击通道(4)上方且位于梯型迎水倾斜面上设有弧形挡浪墙(7),在所述重力式挡土墙(1)上端至弧形挡浪墙(7)处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铺设有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用于进一步加固海岸护坡本体和消浪,在所述弧形挡浪墙(7)上端至海岸护坡本体的梯型顶坡面之间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铺设有三层“植-土”分隔式“X”型土工格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包括迎水侧为梯型迎水面的海岸护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岸护坡本体位于海平面以下的竖向迎水侧设有重力式挡土墙(1),用于加固海岸护坡本体,所述海岸护坡本体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设有水流冲击通道(4),在所述水流冲击通道(4)上方且位于梯型迎水倾斜面上设有弧形挡浪墙(7),在所述重力式挡土墙(1)上端至弧形挡浪墙(7)处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铺设有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用于进一步加固海岸护坡本体和消浪,在所述弧形挡浪墙(7)上端至海岸护坡本体的梯型顶坡面之间的梯型迎水倾斜面上铺设有三层“植-土”分隔式“x”型土工格构(8),用于进一步加固海岸护坡本体和水土植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力式挡土墙(1)上端至弧形挡浪墙(7)处的梯型迎水倾斜面的土层内部、以及弧形挡浪墙(7)上端至海岸护坡本体的梯型顶坡面之间的梯型迎水倾斜面的土层内部分别水平设置有加固型土工格构(3),所述加固型土工格构(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和三层“植-土”分隔式“x”型土工格构(8)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力式挡土墙(1)上端至水流冲击通道(4)处的梯型迎水倾斜面的土体内嵌入有“x”型凹槽(9),所述“x”型凹槽(9)的上端与水流冲击通道(4)的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铺设在“x”型凹槽(9)周围的土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上下部设有中间隔板,以分隔形成若干格构空间,所述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的上部格构空间填入土壤和碎石块(13),并进行表层压实,用于增加土工格构整体重量,双层固定式“x”型土工格构(2)下部的中间隔板插入“x”型凹槽(9)周围的土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碳、消浪、加固复合型海岸防护结构,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