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油冷电机的定子绕组大多采用单一轴向喷油换热或单一径向喷油换热,虽然此两种换热方式的润滑油能与绕组端部直接接触,均具有一定的换热效果,但是单一换热方式的换热效率低下,同时定子铁芯的温度不能够得到及时调整,影响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机,能对定子绕组双重换热,且能对定子铁芯换热。
2、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车辆。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包括:壳体、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导流环,所述壳体的壳壁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与所述介质进口连通的介质通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腔壁,所述定子铁芯上开设有定子槽和铁芯流道,所述铁芯流道的进口与所述介质通道相连通;所述定子绕组嵌设于所述定子槽,所述铁芯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定子绕组相对设置;所述导流环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3)包括本体部(33)和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的外延部,所述本体部(33)嵌设于所述定子槽,所述外延部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外端,所述铁芯流道(22)的出口开设在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端面上,所述铁芯流道(22)的出口与所述外延部相对设置,所述导流环孔的出口与所述外延部的径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包括第一外延部(31)和第二外延部(32),所述第一外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3)包括本体部(33)和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的外延部,所述本体部(33)嵌设于所述定子槽,所述外延部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外端,所述铁芯流道(22)的出口开设在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端面上,所述铁芯流道(22)的出口与所述外延部相对设置,所述导流环孔的出口与所述外延部的径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包括第一外延部(31)和第二外延部(32),所述第一外延部(31)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二外延部(32)与所述本体部(33)相连且位于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另一端,所述铁芯流道(22)具有第一出口(23)和第二出口(24),所述铁芯流道(22)的第一出口(23)与所述第一外延部(31)相对设置,所述铁芯流道(22)的第二出口(24)与所述第二外延部(3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流道(22)包括进流道(221)和出流道,所述进流道(221)与所述介质通道(12)相连通且所述进流道(221)沿所述定子铁芯(2)的径向延伸,所述出流道与所述进流道(221)相连通且所述出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2)的轴向延伸,所述出流道的出口正对所述外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子铁芯(2)的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进流道(221),所述出流道与所述进流道(221)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道与所述定子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流道与所述定子铁芯(2)的外周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谭立建,黎志锋,齐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鹏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