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8233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通过拼缝拼接设置,所述第一灯板靠近所述第二灯板的区域为第一邻拼缝区,所述第二灯板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区域为第二邻拼缝区,所述第一邻拼缝区和第二邻拼缝区均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包括主灯珠和辅灯珠,所述辅灯珠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一侧,所述辅灯珠朝向所述拼缝的出光亮度大于远离所述拼缝的出光亮度;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改善拼接暗影问题,保证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led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led显示屏因其成本低、功耗小、可视性高、组装自由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尤其是在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diode,mini led)领域。

2、mini led灯板为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随着mini led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mini led显示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监控指挥、高清演播、高端影院、医疗诊断、广告显示、会议会展、办公显示、虚拟现实等超大屏高清显示领域。

3、led背光模组的灯板拼接组成,由于机械加工精度以及拼接精度等限制,led显示装置的灯板拼接处会产生拼接缝隙,这样,led作为背光源发光时灯板拼接处会存在暗影,整体观赏的观感不佳,从而会影响显示效果。因此,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拼接暗影问题,保证显示效果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2、本申请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通过拼缝拼接设置,所述第一灯板靠近所述第二灯板的区域为第一邻拼缝区,所述第二灯板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区域为第二邻拼缝区,所述第一邻拼缝区和第二邻拼缝区均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包括主灯珠和辅灯珠,所述辅灯珠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一侧,所述辅灯珠朝向所述拼缝的出光亮度大于远离所述拼缝的出光亮度。

3、可选的,多个所述灯珠组件包括第一列灯珠组件和第二列灯珠组件,所述第一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所述第二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所述辅灯珠的出光面的中轴线偏向所述拼缝。

4、可选的,所述辅灯珠的发光面与水平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15°。

5、可选的,所述辅灯珠包括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外围区域。

6、可选的,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对应所述主灯珠的四个角设置;所述第三辅灯珠和所述第四辅灯珠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

7、所述第一辅灯珠和所述第二辅灯珠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远离所述拼缝的一侧,所述第三辅灯珠和所述第四辅灯珠的出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辅灯珠和所述第二辅灯珠的出光角度;

8、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板控制器、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灯板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板或所述第二灯板上,所述主灯珠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灯板控制器,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灯板控制器,所述第三辅灯珠、第四辅灯珠通过所述第三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灯板控制器。

9、可选的,所述辅灯珠与所述主灯珠的间距,等于每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灯珠之间的间距。

10、可选的,所述主灯珠的直径,大于所述辅灯珠的直径。

11、可选的,所述辅灯珠包括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所述第一辅灯珠和所述第二辅灯珠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上方;所述第三辅灯珠和所述第四辅灯珠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下方。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灯板还包括第三邻拼缝区和第四邻拼缝区,所述第三邻拼缝区位于所述第一邻拼缝区远离所述第二邻拼缝区的一侧,所述第四邻拼缝区位于所述第二邻拼缝区远离所述第一邻拼缝区的一侧;多个所述灯珠组件还包括第三列灯珠组件和第四列灯珠组件,所述第三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邻拼缝区,所述第四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邻拼缝区;所述第一列灯珠组件的辅灯珠的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三列灯珠组件的辅灯珠的发光角度;所述第二列灯珠组件的辅灯珠的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四列灯珠组件的辅灯珠的发光角度。

1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14、相对于现有技术led作为背光源发光时灯板拼接处会存在暗影,整体观赏的观感不佳来说,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包括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通过拼缝拼接设置,第一灯板靠近第二灯板的区域为第一邻拼缝区,第二灯板靠近第一灯板的区域为第二邻拼缝区,第一邻拼缝区和第二邻拼缝区均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灯珠组件包括主灯珠和辅灯珠,辅灯珠设置在主灯珠的一侧,辅灯珠朝向拼缝的出光亮度大于远离拼缝的出光亮度;这样辅灯珠发射的光线较多是射往拼缝的,即可以通过辅灯珠对拼缝进行补光作用,辅灯珠与主灯珠配合,使得拼缝处的光线相对较饱满,从而改善拼缝处暗影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通过拼缝拼接设置,所述第一灯板靠近所述第二灯板的区域为第一邻拼缝区,所述第二灯板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区域为第二邻拼缝区,所述第一邻拼缝区和第二邻拼缝区均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灯珠组件包括第一列灯珠组件和第二列灯珠组件,所述第一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所述第二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的发光面与水平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包括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外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对应所述主灯珠的四个角设置;所述第三辅灯珠和所述第四辅灯珠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与所述主灯珠的间距,等于每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灯珠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灯珠的直径,大于所述辅灯珠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包括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所述第一辅灯珠和所述第二辅灯珠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上方;所述第三辅灯珠和所述第四辅灯珠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还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板还包括第三邻拼缝区和第四邻拼缝区,所述第三邻拼缝区位于所述第一邻拼缝区远离所述第二邻拼缝区的一侧,所述第四邻拼缝区位于所述第二邻拼缝区远离所述第一邻拼缝区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通过拼缝拼接设置,所述第一灯板靠近所述第二灯板的区域为第一邻拼缝区,所述第二灯板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区域为第二邻拼缝区,所述第一邻拼缝区和第二邻拼缝区均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灯珠组件包括第一列灯珠组件和第二列灯珠组件,所述第一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所述第二列灯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邻拼缝区靠近所述拼缝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的发光面与水平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珠包括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灯珠的外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灯珠、第二辅灯珠、第三辅灯珠和第四辅灯珠分别对应所述主灯珠的四个角设置;所述第三辅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