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晨旭专利>正文

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10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43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用以解决传统的防水透湿面料透湿性差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内衬亲肤层,内衬亲肤层上设有防水透湿层,防水透湿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亲水层、连接层和疏水层,所述内衬亲肤层与防水透湿层之间设有粘结层,内衬亲肤层的上表面与亲水层的下表面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内衬亲肤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穿戴的舒适性,设有的连接层和疏水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的疏水防水性;亲水层有利于提升面料的亲水性,同时可使体表的汗液蒸汽顺利的通过皮肤被吸收掉,改善面料的透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的,尤其涉及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1、静电纺丝技术在防水透湿面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它可以实现面料纤维结构的纳米化,通过纳米纤维的无序堆积,在降低纤维的孔径阻隔液态水滴的同时,提高面料纤维层的孔隙率与气态水的透过性,实现高效的防水透湿。

2、传统的去氟化防水透湿面料,较少能够兼顾防水与高效透湿功能,例如乐斯菲斯(tnf)公司的冲锋衣用hyvent面料在耐静水压方面可以做到大于17000 mm h2o,但是最大透湿量仅能达到600g/m2*24hrs,其透湿效果无法满足要求。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防水透湿面料如gore-tex等,一般添加氟化物作为防水剂,而游离的氟化物具有对人体皮肤、黏膜、肌肉、脏器等造成潜在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的防水透湿面料透湿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达到面料同时具有高防水和高透湿的目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包括内衬亲肤层,内衬亲肤层上设有防水透湿层,防水透湿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亲水层、连接层和疏水层,所述内衬亲肤层与防水透湿层之间设有粘结层,内衬亲肤层的上表面与亲水层的下表面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

4、所述亲水层为聚酰胺纤维层,连接层为聚氨酯纤维层,疏水层为聚酯纤维层。

5、优选的,聚酰胺纤维层为聚酰胺(pa)纳米纤维层,聚酰胺纳米纤维层是以聚酰胺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

6、优选的,聚氨酯纤维层为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层,热塑性聚氨酯纳米纤维层是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

7、优选的,聚酯纤维层为聚酯/无氟疏水剂(pet/pdms)纳米纤维层,聚酯/无氟疏水剂纳米纤维层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添加无氟疏水剂,然后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而得,纳米纤维直径小,构成的纤维层孔径小、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

8、所述内衬亲肤层为莫代尔面料层、天丝面料层、纯棉面料层和粘胶纤维面料层其中任意一种。

9、优选的,所述内衬亲肤层为莫代尔高支面料层、纯棉高支面料层、天丝高支面料层或粘胶纤维高支面料层其中任意一种,高支面料的结构紧密、孔隙小,有利于吸湿透气。

10、所述粘结层为聚酰胺胶黏剂层、二酸型聚酰胺胶黏剂层或环氧基聚酰胺胶黏剂层其中任意一种。

11、所述内衬亲肤层(1)的厚度为60-80 μm。

12、所述防水透湿层的厚度为30-60 μm。

13、所述亲水层(2)的厚度为10-20 μm。

14、所述连接层(3)的厚度为10-20 μm。

15、所述疏水层(4)的厚度为10-20 μm。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的高防水高透湿性面料中,设有的内衬亲肤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穿戴的舒适性,设有的pet/pdms纳米纤维层、tpu纳米纤维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的疏水防水性。

18、2、本技术的高防水高透湿性面料中,设有的内衬亲肤层与聚酰胺纳米纤维层有利于提升面料的亲水性,同时可使体表的汗液蒸汽顺利的通过皮肤被吸收掉,改善面料的透湿性。

19、3、本技术的高防水高透湿性面料中,所用材料都不含氟,可避免游离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亲肤层(1),内衬亲肤层(1)上设有防水透湿层,防水透湿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亲水层(2)、连接层(3)和疏水层(4),所述内衬亲肤层(1)与防水透湿层之间设有粘结层,内衬亲肤层(1)的上表面与亲水层(2)的下表面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2)粘结在连接层(3)下表面,疏水层(4)粘结在连接层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2)为聚酰胺纤维层,连接层(3)为聚氨酯纤维层,疏水层(4)为聚酯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亲肤层(1)为莫代尔面料层、天丝面料层、纯棉面料层或粘胶纤维面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为聚酰胺胶黏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亲肤层(1)的厚度为60-80 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湿层的厚度为30-60 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2)的厚度为10-20 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的厚度为10-20 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4)的厚度为10-20 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亲肤层(1),内衬亲肤层(1)上设有防水透湿层,防水透湿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亲水层(2)、连接层(3)和疏水层(4),所述内衬亲肤层(1)与防水透湿层之间设有粘结层,内衬亲肤层(1)的上表面与亲水层(2)的下表面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2)粘结在连接层(3)下表面,疏水层(4)粘结在连接层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2)为聚酰胺纤维层,连接层(3)为聚氨酯纤维层,疏水层(4)为聚酯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防水、高透湿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亲肤层(1)为莫代尔面料层、天丝面料层、纯棉面料层或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晨旭韩鹏举邵伟力田梦琪赵颂雅马玉晗丁梦园魏烨何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许晨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