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侧链辅助机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侧链辅助机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08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42
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涉及侧链辅助传输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的消息;接收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可配置为基于信道的质量直接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或者经由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以及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二设备传送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信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侧链辅助机制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5g新无线电(nr)系统中,工业物联网(iiot)是触发和赋能工业4.0革命的重要垂直领域之一。端到端传输、特别是空中接口之上的无线传输在可靠性和延迟方面通常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工厂自动化和运动控制应用,在0.5至2.0ms的单向延迟预算内,需要6至8个九度(nines)的服务可用性。

2、在iiot场景中,基站(例如,gnb)可以向致动器设备传发送关键命令消息,以实现命令的动作,同时在上行链路中,一些设备(例如,传感器设备)可以向服务gnb发送测量结果。在通常具有各种金属杂波的典型iiot环境中,由于信道衰落、遮挡、阻塞等,设备(例如,ue)中的一些可能偶尔会经历较差的无线电信道条件。因此,当直接与服务gnb通信时,它们在时间上可能具有非常低的信噪比(snr)。在这种较差的信道条件下,使用频谱效率非常低的传输格式来满足可靠性要求。换言之,网络可能不得不为低snr传输分配过量的时间/频率资源。在实际应用中,过度的资源分配往往令人望而却步。


技术实现思路

1、总体上,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辅助机制的解决方案。

2、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一设备至少: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的消息;接收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的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配置为基于信道的质量,直接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或者经由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而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以及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二设备传送数据传输。

3、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二设备至少:从第一设备接收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信道的质量的消息;基于第一信道的质量,向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发送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发送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并且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二设备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二信道相关;以及至少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一设备传送数据传输。

4、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三设备至少: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经由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相关;以及至少基于第一控制信息,通过使用侧链信道来支持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5、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的消息;接收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的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配置为基于信道的质量,直接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或者经由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而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设备;以及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二设备传送数据传输。

6、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二设备处从第一设备接收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信道的质量的消息;基于第一信道的质量,向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发送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发送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并且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二设备和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二信道相关;以及至少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一设备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7、在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三设备处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经由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相关;以及至少基于第一控制信息,通过使用侧链信道来支持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8、在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装置,第一装置包括: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装置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的消息的部件;用于接收与将使用第一装置和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的第一控制信息的部件,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配置为基于信道的质量,直接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装置,或者经由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而从第二设备被发送到第一装置;以及用于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二设备传送数据传输的部件。

9、在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装置,第二装置包括: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装置之间的第一信道的质量的消息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一信道的质量而向一组第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发送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装置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的部件;用于发送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部件,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使用第一设备和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装置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并且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二装置和所述一组第三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二信道相关;以及用于至少基于第一控制信息而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链信道与第一设备传送数据传输的部件。

10、在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装置,第三装置包括: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辅助在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传输的指示的部件;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部件,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与将经由第一设备和第三装置之间的侧链信道而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送的数据传输相关,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并且所述一组第三设备包括一组另外的终端设备。

8.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第一信道质量条件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质量超过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不超过第二信道质量阈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二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第一信道质量条件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质量低于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二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并且所述一组第三设备包括一组另外的终端设备。

21.一种第三设备,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三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三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三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三设备: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并且所述一组第三设备包括一组另外的终端设备。

8.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第一信道质量条件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质量超过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不超过第二信道质量阈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还使所述第二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第一信道质量条件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所述质量低于第一信道质量阈值,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送所述数据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S·R·科斯拉维拉德陶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