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98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猴头菇多糖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基于制作装置,制作装置包括,灭菌锅、发酵罐、第一罐体和第一超滤机构,先将猴头菇加水搅拌成浆料,再将浆料投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完后,浆料进入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利用第一真空泵进行抽吸,使发酵罐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滤渣和滤液,滤液进入第一罐体,滤渣残留在第一超滤机构上,将抽拉卡从第一超滤机构上抽离,便能对发酵液固液分离后的滤渣进行清理,不必等待时间,能够随时清理滤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猴头菇多糖提取,尤其涉及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授权公告号cn1092075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发酵工艺的高效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方法,该专利在将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而现有技术中固液分离之后,滤渣都是残留在滤板和滤网上,由于滤板和滤网都在罐体内,拆卸过程繁琐,基本都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会对滤板和滤网拆卸清理滤渣,由于一段时间内滤渣的堆积会影响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从而最终影响了猴头菇多糖提取效率,为此,亟需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能够对发酵液抽滤后的滤渣进行及时清理,从而保证了猴头菇的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能够对发酵液抽滤后的滤渣进行及时清理,从而保证了猴头菇的提取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基于制作装置,制作装置包括:

3、基座;

4、灭菌锅,灭菌锅连接于基座;

5、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连接于灭菌锅的底部连通,第一出液管设有第一电磁阀;

6、水箱,水箱连接于基座;

7、发酵罐,发酵罐连接于基座,发酵管的上部与第一出液管连通,发酵罐设有菌种进料通道,菌种进料通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发酵罐设有冰水管道,水箱与冰水管道连接,冰水管道设有第三电磁阀,发酵罐内设有酸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发酵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的轴线为水平方向,搅拌杆设有搅拌叶;

8、水泵,水泵连接于冰水管道;

9、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于基座,驱动电机与搅拌杆传动连接;

10、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连接于发酵罐的底部连通,第二出液管设有第四电磁阀;

11、第一超滤机构,第一超滤机构连接于第二出液管,第一超滤机构包括箱体、抽拉块和超滤膜本体,箱体连接于第二出液管,箱体上设有与抽拉块匹配的凹槽,抽拉块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第二出液管连通,超滤膜本体连接于圆形通孔内;

12、第一罐体,第一罐体的形状为回转体,第一罐体的上部与第二出液管连通,第一管体设有乙醇管道,乙醇管道设有第五电磁阀,第一罐体设有第一抽风管道;

13、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连接于基座,第一抽风管道连接于第一真空泵;

14、第三出液管,第三出液管连接于第一罐体的底部连通,第三出液管设有第六电磁阀;

15、第二超滤机构,第二超滤机构与第一超滤结构相同,第二超滤结构连接于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和第三出液管结构相同;

16、加热管,加热管连接于第二超级机构的箱体;

17、出风管道,出风管道连接于第三出液管,出风管道位于第二超滤机构和第六电磁阀之间,出风管道设有第七电磁阀;

18、第二罐体,第二罐体的形状为回转体,第三出液管与的罐体的上部连通,第二罐体设有第二抽风管道;

19、第二真空泵,第二真空泵连接于基座,第二抽风管道连接于第二真空泵;

20、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第三电磁阀、液位传感器,酸度传感器、驱动电机、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电连接;

21、上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1:将猴头菇除杂,洗净,加水研磨成浆,制得猴头菇浆液;

23、步骤2:将猴头菇浆液投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电磁阀;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一电磁阀;

24、步骤3:plc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二电磁阀,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电磁阀,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开启,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三电磁阀,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进行发酵培养;

25、步骤4:待酸度传感器的ph值达到4-4.5时,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关闭,plc控制器控制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开启,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发酵液进入第一罐体内,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开启,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待冰水达到预设高度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关闭,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plc控制器控制发酵罐预设的时间后,例如发酵罐的时间为23h,可以在22.8h后,将猴头菇浆料投入灭菌锅进行灭菌,重复步骤2-步骤3;

26、步骤5:第一超滤机构上的超滤膜本体上的滤渣经过冰水的冲洗、静置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开启,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使冲淋水进入第一罐体内与发酵液混合,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四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plc控制器控制第五电磁阀开启,持续一段预设时间后,使乙醇进入第一管体内,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五电磁阀;

27、步骤6,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五电磁阀,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第六电磁阀和第二真空泵开启,使第一罐体的液体进入第二罐体内,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第六电磁阀和第二真空泵,使沉淀物滞留在第二超滤机构的超滤膜本体上,plc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和第七电磁阀开启,对沉淀物进行干燥,热气从出风管道流出,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关闭加热管和第七电磁阀,将第二超滤机构上的抽拉卡取出,第二超滤机构上的超滤膜本体上的固定物质即为猴头菇多糖。

28、进一步,步骤3中的冰水温度为2-5℃。

29、进一步,第二罐体设有废液排放管道,废液排放管道上设有阀门。

30、进一步,步骤5中乙醇的浓度为95%。

31、进一步,第一超滤机构超滤膜本体的形状与圆形通孔的形状匹配。

32、进一步,制备装置还包括旋转气缸、水平气缸、喷洗管道、第八电磁阀和喷头,水平气缸连接于基座,水平气缸的轴向为水平方向,旋转气缸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旋转气缸的轴向与气缸的轴向平行,第一超滤机构上的抽拉块连接于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喷洗管道通过水泵连接于水箱,第八电磁阀连接于喷洗管道,喷头连接于喷洗管道的一端,喷头的位于水平气缸的上方;

33、plc控制器与水平气缸、旋转气缸、水泵、第八电磁阀电连接;

34、在步骤5结束后,还包括步骤5-1:plc控制器控制水平气缸带动抽拉块从第一超滤机构上脱离,待抽拉块位于喷头下方时,plc控制器控制旋转气缸带动抽拉块旋转180°,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和第八电磁阀开启,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水泵和第八电磁阀关闭,plc控制器控制旋转气缸带动抽拉块旋转180°,plc控制器控制水平气缸带动抽拉卡回到第一超滤机构内。

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发酵液抽滤后的滤渣进行及时清理,从而保证了猴头菇的提取效率。利用该制备设置制作猴头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制作装置,制作装置包括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冰水温度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罐体设有废液排放管道,废液排放管道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醇的浓度为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超滤机构超滤膜本体的形状与圆形通孔的形状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装置还包括旋转气缸、水平气缸、喷洗管道、第八电磁阀和喷头,水平气缸连接于基座,水平气缸的轴向为水平方向,旋转气缸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旋转气缸的轴向与水平气缸的轴向平行,第一超滤机构上的抽拉块连接于旋转气缸的旋转轴,喷洗管道通过水泵连接于水箱,第八电磁阀连接于喷洗管道,喷头连接于喷洗管道的一端,喷头的位于水平气缸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制作装置,制作装置包括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冰水温度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罐体设有废液排放管道,废液排放管道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醇的浓度为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海锐黎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