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型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929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鼓型阀体,该阀体的外形呈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应用在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能自行实现压力平衡、循环清洁等功能;避免阀芯、导向套卡死;减少上腔颗粒数量,降低上腔压力,避免高压颗粒介质压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防止流体介质在腔体内涡流,造成阀芯旋转,性能失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的阀体,特别涉及一种在黑水、渣水 中含有颗粒并有腐蚀性的工况下阀门的腰鼓型阀体
技术介绍
含固体颗粒的黑水、渣水、灰水,尤其是黑水中含有氯离子、氨、钾盐、硫化氢、磷酸 等强腐蚀介质,黑水、渣水、灰水等在流经调节阀时会有阻塞流发生,高速流体产生闪蒸、空 化,前后压差特别大,并且介质中颗粒会结垢粘连阀内件,颗粒会迅速将阀内件损坏。另外, 固体颗粒极易卡在填料函部分,从而造成阀杆被刮伤,阀门自填料函处外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平衡阀体内压差、防止流体介质 中的颗粒将阀芯与导向套卡死,又能防止颗粒进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的腰鼓 型阀体。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鼓型阀体,该阀体的外形呈 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 流体介质自隔离面上的一组通孔流入,从导向套的凹槽流出,不仅防止颗粒将阀芯和导向 套卡死,又防止高压将颗粒压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所述下腔的内流道呈流线型,下腔的内侧壁设有导流翼,防止流体涡流,避免了阀 芯的旋转,减少了流体介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鼓型阀体,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的外形呈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育成卓团结郭风忠卓集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维喜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