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控制,特别是涉及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因其体积小、使用和维护成本低、灵活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由于其单机性能有限,因此在执行森林防火、快速搜索等任务时,采用多架无人机组成并保持编队以执行任务,提高任务可靠性。因此,多无人机编队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2、现有技术中,多无人机编队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领航跟随法、虚拟结构法、人工势场法、行为控制法和一致性方法等,均可解决无人机编队问题。
3、其中,领航跟随法虽然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也存在易受外界干扰、对领航者依赖性强等缺点。虚拟结构法能够有效控制编队行为和队形,但缺乏一定灵活性。人工势场法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在面临多个势场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无人机路径振荡、能耗增大问题。行为控制法的系统应变能力强,编队中各成员能够相互感知,但难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一致性方法较为适合大型编队控制,但其收敛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
...【技术保护点】
1.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处于目标不可达情况下受到的边界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处于狭窄通道振荡情况下受到的边界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点对无人机的弹性牵引力,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障碍物对无人机的弹性排斥力,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处于目标不可达情况下受到的边界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处于狭窄通道振荡情况下受到的边界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点对无人机的弹性牵引力,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障碍物对无人机的弹性排斥力,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虚拟弹簧模型的相关参数,采用虚拟领航跟随法,得到多无人机之间的相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肖蘅,张汇,穆震杰,包乃源,杨亚婷,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