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
技术介绍
1、在儿科重症患者转移过程中需要使用护理监护转移床,儿科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儿科患者在床单位间移动过程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变化和各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避免患者体位变化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各种管路的牵拉松脱;患者转移过程中还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转运工作,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行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传统的重症转移床在转移患者过程中,需要从原病床拖拽到重症转移床上,拖拽过程中难免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和管路的牵拉,传统重症转移床也无法对转移过程中的各种仪器规范放置,无法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宽度和高度可调,将床板和儿科患者整体搬移、无需拖拽儿科患者,避免儿科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儿科患者的病情和各种管路的牵拉松脱,转移过程中能将各种仪器规范放置,保证仪器正常工作,防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其特征是: 包括床头架(110),所述床头架(110)两侧通过双头丝杠(260)连接两个侧床架(120),两个侧床架(120)之间距离可调,每个侧床架(120)连接一组放置仪器的料盒(160),每个侧床架(120)上部通过一号连杆(170)和二号连杆(180)连接升降架(140),升降架(140)高的可调,两个升降架(140)之间连接床板(270);所述床头架(110)是框架结构,所述床头架(110)下边框内部的双头丝杠座(112)转动连接双头丝杠(260), 双头丝杠(260)中间的涡轮和蜗杆(250)相互啮合,蜗杆(250)中间轴转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其特征是: 包括床头架(110),所述床头架(110)两侧通过双头丝杠(260)连接两个侧床架(120),两个侧床架(120)之间距离可调,每个侧床架(120)连接一组放置仪器的料盒(160),每个侧床架(120)上部通过一号连杆(170)和二号连杆(180)连接升降架(140),升降架(140)高的可调,两个升降架(140)之间连接床板(270);所述床头架(110)是框架结构,所述床头架(110)下边框内部的双头丝杠座(112)转动连接双头丝杠(260), 双头丝杠(260)中间的涡轮和蜗杆(250)相互啮合,蜗杆(250)中间轴转动连接双头丝杠座(112)中间的蜗杆座(113),蜗杆(250)中间轴外侧连接蜗杆电机(240)输出轴,蜗杆电机(240)固定连接蜗杆座(113)侧面的蜗杆电机板(114),双头丝杠(260)两侧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其特征是:所述床头架(110)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床架(120),侧床架(120)前侧内部设有上下两个侧床板导杆(131),两个侧床板导杆(131)滑动连接床头架(110)上下边框中间的导向孔(111),下部侧床板导杆(131)内侧设有导杆轴承座(132),导杆轴承座(132)穿过床头架(110)下边框的底滑槽(115)和双头丝杠(26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其特征是:所述侧床架(120)前侧设有一个后轴承座(129),两个侧床架(120)前侧的后轴承座(129)铰接可拆卸的二号连杆(180);所述两侧的侧床架(120)下部分别安装前后两个万向轮(2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监护转移床,其特征是:所述侧床架(120)前侧上部的前轴承座(125)铰接一号连杆(170),二号连杆(180)穿过一号连杆(170)中间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