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64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外壳,所述耳机外壳内由主动降噪区域、被动降噪区域以及通风路径组成,所述被动降噪区域包括圆柱状的谐振腔,该谐振腔沿其长度方向经若干竖向的隔板分为若干个腔室;所述通风路径包括于耳机外壳内顶部与底部前后贯通开设的通风通道,所述腔室均与顶部或底部的通风通道连通,通风通道两端均与耳机外壳外部相通;通风路径在耳机内部贯穿整个耳机,连接耳道与环境,同时在耳机内部布置了主动降噪区域和被动降噪区域,主动降噪区域主要实现耳机的基本功能和主动降噪效果,被动降噪区域主要利用共振的方式消耗中高频声能,能够在非密封的情况下实现宽频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


技术介绍

1、降噪耳机为了在小空间下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常常采用封闭式设计,可能会导致耳朵不适,甚至耳朵疼痛,且密闭环境下耳道可能会变得潮湿,从而增加了耳道感染的风险,所以通风设计可以减轻压力和不适感,并减少细菌滋生。

2、传统降噪耳机降低噪声的主要方式是隔声,利用声波从空气到固体时的阻抗不匹配,在声波的传播路径上起到阻断作用。由此传统结构通常要在密封性和通风性能之间进行取舍,在有限空间下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3、在声学降噪领域中,由于通风和降噪性能之间的矛盾,小型结构中的高效宽带降噪性能在声学工程应用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多孔材料和微孔吸收材料作为最常规的噪声解决方案,其结构厚度通常与工作波长相当,所以导致小结构下的吸声效果较差,得益于声学超材料的发展,使得结构厚度可以达到对应波长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本专利采用谐振腔的耦合对噪声传播进行抑制,在通风的情况下达到宽带降噪的目的。

4、传统的谐振器在各自的谐振频率处表现为完美吸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宽的吸收带,但完美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外壳,所述耳机外壳内由主动降噪区域、被动降噪区域以及通风路径组成,所述被动降噪区域包括圆柱状的谐振腔,该谐振腔沿其长度方向经若干竖向的隔板分为若干个腔室;所述通风路径包括于耳机外壳内顶部与底部前后贯通开设的通风通道,所述腔室均与顶部或底部的通风通道连通,通风通道两端均与耳机外壳外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均经一竖向分隔板隔开均分,该分隔板与隔板固设为一体,且分隔板隔开的半圆形腔室内中部均经多孔件横向架设阻隔为四分之一的腔室,位于上部的四分之一腔室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外壳,所述耳机外壳内由主动降噪区域、被动降噪区域以及通风路径组成,所述被动降噪区域包括圆柱状的谐振腔,该谐振腔沿其长度方向经若干竖向的隔板分为若干个腔室;所述通风路径包括于耳机外壳内顶部与底部前后贯通开设的通风通道,所述腔室均与顶部或底部的通风通道连通,通风通道两端均与耳机外壳外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声学超材料结构的通风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均经一竖向分隔板隔开均分,该分隔板与隔板固设为一体,且分隔板隔开的半圆形腔室内中部均经多孔件横向架设阻隔为四分之一的腔室,位于上部的四分之一腔室均与顶部的通风通道连通,位于下部的四分之一腔室均与底部的通风通道连通,并于各四分之一腔室与通风通道连通的通口处设置有若干导板朝四分之一腔室内竖向延伸。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星胡智炜郭秋泉毕宝东陈梓涵方尉楠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