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56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大量小麦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或者个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将其命名为M1代父本和M1代母本;步骤二:在M1代母本中挑选刚抽出3厘米左右、尚未授粉、长势健壮的穗子,并去除发育不良的小穗,剪掉发育良好小穗的颖壳的中上部分,用镊子除去每个可育小穗上的3个雄性花蕊,然后对整个穗子用半透明纸袋套袋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得到继承M2代耐高温种子耐高温和M2代耐低温种子耐低温的Mn代种子,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热的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1、小麦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品种之一,人民的生活离不开面粉,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小麦,然而产量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苗期低温越冬,如果温度过低则容易造成小麦生长受损,影响后续长势,降低产量,所以有必要培育抗冻、高产的小麦品种。

2、在小麦种植的三个季节中常遇低温、干旱、高温、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小麦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已成为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因骤然降温引起的,其发生与品种、气候、地力基础和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全球每年因低温冻害和高温热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推广应用抗寒和抗热的小麦品种是保持稳定生产的关键,是实现新增小麦产能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3、由于小麦品种耐寒能力和耐热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冻害和热害发生程度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准确培育小麦品种(系)的抗寒和抗热程度,对小麦新品种培育及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从大量小麦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或者个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将其命名为m1代父本和m1代母本;选育的小麦品种时,通过观察和选择具有良好特征的小麦植株,如产量高、抗病性强等,将其作为亲本进行交配,通过连续的选择和杂交,逐渐选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

5、步骤二:在m1代母本中挑选刚抽出3厘米左右、尚未授粉、长势健壮的穗子,并去除发育不良的小穗,剪掉发育良好小穗的颖壳的中上部分,用镊子除去每个可育小穗上的3个雄性花蕊,然后对整个穗子用半透明纸袋套袋隔离;这一过程称之为去雄,去雄时不能伤害雌蕊的柱头;

6、步骤三:2-3天后,采集m1代父本正在开花的穗子,剪掉颖壳的上半部分,将其花粉散落在除雄蕊的m1代母本的柱头上,然后再次套袋隔离,成熟后收获杂交的种子;

7、步骤四:对杂交的种子进行分子检测,标记含有育种目标基因的种子,并命名为基本种;

8、步骤五:将基本种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播种自交,次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1代种子;基本种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最佳播种期为10月5-15日,按照每亩播量14万-18万,具体播量根据播期早晚、墒情好坏适当增减播量,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9、步骤六:将m1种子风干处理后分为两份进行温室萌芽培养,第一份在35度高温温室进行培养,选择能在35度高温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2代耐高温种子,第二份设置-15度低温温室进行培养,选择能在-15度低温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2代耐低温种子;m2代耐高温种子和m2代耐低温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按在大田种植成小区,播种深度3-5厘米,每小区9行,行距为20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5厘米,并记录清楚各个小区的种子类型;

10、步骤七:将m2代耐高温种子为父本,以m2代耐低温种子种子为母本,进行杂交,次年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3代种子;

11、步骤八:将m3代种子干处理后进行温室萌芽培养,设置温室的温度白天为35度高温、夜间为-15度低温,选择能在35度高温和-15度低温交替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次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4代种子;在35度高温和-15度低温交替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12、步骤九:将m4代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次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5代种子;

13、步骤十:从m5代种子开始多次执行次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n代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通过连续的选择和杂交,最终收获mn代株系即为小麦新品种;连续自交过程中可以产生出众多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纯系mn代种子。

14、可选的,步骤九和步骤十,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种子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15、可选的,步骤五中基本种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进行需要进行施肥时,施肥时,每100kg籽粒的施肥量为8kg。

16、可选的,步骤五至步骤十中,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麦,在小麦分奠期或返青期时,在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5度时,进行化学除草。

17、可选的,步骤五至步骤十中,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麦,在小麦生长期需要对害虫的防治,一般1m有10只以上的一二龄幼虫,30只以上三四龄幼虫,在幼虫3龄时使用150至225ml/hm溴氰菊酯兑水混合均匀后喷洒,或使用150至225ml功夫喷雾防治,在蚜虫有1000只时,使用150至225ml/hm功夫防治,也可使用150至225ml/hm敌杀死进行防治。

18、可选的,步骤九和步骤十中,在对自然环境下播种种子进行施肥时,肥量为每亩基施纯氮(n)15至18kg、五氧化二磷(p205)8至10kg、氧化钾(k20)8至10kg,拔节中后期亩追施尿素5至10kg,中后期亩用磷酸二氢钾50至80g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肥。

19、可选的,步骤五至步骤十中,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的小麦,收获前十五天停止使用农药和生长调节剂,收获后的田地要及时进行翻耕和铺滴灌带,为接下来的复播和移栽苗做好准备。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的所有优点:

2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通过能在35度高温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2代耐高温种子为父本,选择能在-15度低温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自交,年收获长势健壮、产量高的m2代耐低温种子为母本,在自然环境下播种通过连续的选择和杂交,得到继承m2代耐高温种子耐高温和m2代耐低温种子耐低温的mn代种子,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热的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基本种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最佳播种期为10月5-15日,按照每亩播量14万-18万,具体播量根据播期早晚、墒情好坏适当增减播量,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M2代耐高温种子和M2代耐低温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按在大田种植成小区,播种深度3-5厘米,每小区9行,行距为20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5厘米,并记录清楚各个小区的种子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在35度高温和-15度低温交替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和步骤十,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种子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基本种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进行需要进行施肥时,施肥时,每100kg籽粒的施肥量为8kg。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至步骤十中,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麦,在小麦分奠期或返青期时,在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5度时,进行化学除草。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至步骤十中,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小麦,在小麦生长期需要对害虫的防治。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和步骤十中,在对自然环境下播种种子进行施肥时,肥量为每亩基施纯氮(N)15至18kg、五氧化二磷(P205)8至10kg、氧化钾(K20)8至10kg,拔节中后期亩追施尿素5至10kg,中后期亩用磷酸二氢钾50至80g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至步骤十中,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的小麦,收获前十五天停止使用农药和生长调节剂,收获后的田地要及时进行翻耕和铺滴灌带,为接下来的复播和移栽苗做好准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基本种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最佳播种期为10月5-15日,按照每亩播量14万-18万,具体播量根据播期早晚、墒情好坏适当增减播量,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m2代耐高温种子和m2代耐低温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按在大田种植成小区,播种深度3-5厘米,每小区9行,行距为20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5厘米,并记录清楚各个小区的种子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在35度高温和-15度低温交替条件下发芽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小麦杂交快速获得纯系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和步骤十,在自然环境下播种种子的播种期为九月底至十一月初,播种深度3-5厘米,株间距设置为1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埕王昊天王山聪温然杨寒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禾青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