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及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51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及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其设置于立模上,所述立模两相对侧均铰接有侧模,包括:底模,其固定设置于立模上;升降块,其弹性活动设置于立模上,与底模相对设置,所述升降块顶面与底模底面楔形配合设置;第一联动组件,其设置于立模内,用于联动侧模的转动与升降块的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联动组件,在两个相邻的立模相互靠拢时,一个立模上的底模通过楔形配合对另一个立模上的升降块下压,从而触发第一联动组件,使升降块的下移带动侧模转动以封闭两个立模之间间隙的侧面,而当两相邻的立模分离时,底模离开升降块,升降块则弹性上升,再联动侧模转动离开两个立模之间间隙的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具体涉及一种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及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技术介绍

1、住宅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为建筑外墙板、建筑内墙板、建筑楼板、建筑楼梯、连梁、阳台板、空调板等很多种,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平模,即平面布置模板,沿水平面浇注混凝土,形成各种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这种平模生产方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需准备的模板数量较多,生产线占用的空间较大,为改善此类情况,现有技术中提出成组立模的方式进行此类预制构件的生产。

2、如专利文件cn105128137a于2015年12月09日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其技术方案中包括:轨道系统、驱动系统和模板系统,其中:轨道系统、驱动系统和模板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底模、立模和边模;所述边模连接装置设置在立模的侧端面上,所述边模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至少一块活动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垂直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活动连接板上开有活动连接孔,所述活动连接孔内设有可拆卸的连接件,所述立模和边模之间通过所述边模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驱动模板系统在轨道上做水平移动来进行拼装和拆模,有利于提高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设置于立模(1)上,所述立模(1)两相对侧均铰接有侧模(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模(1)内转动设置有旋套(5),所述旋套(5)外侧通过活动贯穿立模(1)的连接件与侧模(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立模(1)内可升降设置的联动杆(6),所述联动杆(6)下端与升降块(4)连接,所述联动杆(6)同轴活动贯穿旋套(5),所述旋套(5)内壁设置有螺旋槽(7),所述联动杆(6)表面设置有与螺旋槽(7)相匹配的螺旋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设置于立模(1)上,所述立模(1)两相对侧均铰接有侧模(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模(1)内转动设置有旋套(5),所述旋套(5)外侧通过活动贯穿立模(1)的连接件与侧模(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立模(1)内可升降设置的联动杆(6),所述联动杆(6)下端与升降块(4)连接,所述联动杆(6)同轴活动贯穿旋套(5),所述旋套(5)内壁设置有螺旋槽(7),所述联动杆(6)表面设置有与螺旋槽(7)相匹配的螺旋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模(1)内设置有升降槽(9),所述升降槽(9)内弹性活动设置有升降杆(10),所述升降块(4)与升降杆(10)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6)下端与升降杆(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上开设有与联动杆(6)相匹配的通槽(11),所述联动杆(6)上设置有位于联动杆(6)上侧的凸环(12),所述联动杆(6)下端设置有挤压体(13),所述通槽(11)下端设置有弹片(14)。

6.一种预制构件成组立模,其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侧模自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成左德发谢亮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鹏绿色建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