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741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中核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小于壳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核壳层结构对电解液的不同溶胀率,大大改善了电解液对极片和隔膜的浸润性以及隔膜表面多孔结构的稳定性和隔膜与极片的粘结力,达到了溶胀和电极界面粘附性能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现在锂离子电池使用的隔膜为了改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通常会使用涂覆技术,例如对于常规的pe、pp隔膜,常见的有无机陶瓷涂覆,pvdf共聚物涂覆,芳纶涂覆等。涂覆氧化铝等无机陶瓷材料和涂覆芳纶等耐高温高分子材料是为了改善隔膜的高温热收缩,主要考虑安全性能。而涂覆pvdf共聚物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电芯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热压工艺,通过pvdf共聚物粘结极片与隔膜,排除内部间隙的空气,增加电芯硬度,保持电芯厚度一致性。电芯通过卷绕或叠片成型封装之后会注入电解液,如果在热压时,隔膜和极片之间粘结不紧,中间会存在间隙,从而残留有气体,出现隔膜褶皱等。隔膜与极片界面上这类宏观缺陷会导致内阻的不均匀分布,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局部过充或过放,进而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及循环稳定性。因此偏氟乙烯共聚树脂的主要作用是粘接电极和隔膜,增加电池循环寿命和电池一致性。

2、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pvdf共聚物工艺,分为油性工艺和水性工艺,油性涂布工艺通常采用n,n-二甲基吡咯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核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小于壳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核层聚合物和壳层聚合物的摩尔比为(3-4):(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9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8-2.8。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核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小于壳层聚合物的偏氟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核层聚合物和壳层聚合物的摩尔比为(3-4):(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9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8-2.8。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加入的引发剂为总引发剂质量的30-60%,链转移剂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炳发杨华军程堂剑戴静闻陈琼枫胡浪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