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噪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电机功率密度的增长,电机的散热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目前主要还是采用水冷的散热方式,因其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电机绕组端部的热量需经过定子铁芯传递到电机壳体内壁,通过电机壳体的水路带走热量,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电机绕组进行散热,无法满足电机定子铁芯以及转子的冷却需求;采用浸没的方式对电机进行散热,则存在转子搅油损耗的情况,因此当前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电机快速散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电机驱动系统中电机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系统,该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系统,电机系统和减速箱,电机控制器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机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喷油结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系统和所述电机系统连接;其中,所述喷油结构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自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油槽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上,各所述第一油槽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靠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第一油槽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槽连通,以使部分所述冷却液流入所述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结构包括进油装置和喷油环,所述进油装置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喷油环,两个所述喷油环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两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自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油槽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上,各所述第一油槽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靠近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第一油槽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槽连通,以使部分所述冷却液流入所述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结构包括进油装置和喷油环,所述进油装置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喷油环,两个所述喷油环分别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两端,所述喷油口位于所述喷油环上,所述喷油环固定于所述电机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环具有两个进口,所述喷油环的进口位置设置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电机壳体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还设置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油槽开口方向垂直,部分所述喷油口朝向所述第二油槽,以使冷却液喷入所述第二油槽,在所述电机壳体与电机定子装配情况下,所述第二油槽连通形成第一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后端盖具有第二油路,所述电机系统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油路与电机转子的转子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具有喷油孔,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键槽,所述喷油孔与所述键槽连通,所述转子轴内部的冷却液能够通过喷油孔流入所述键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甩油板,所述甩油板间隔安装于转子铁芯片之间,所述甩油板设置导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霍达,张越晗,翟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