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集流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保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集流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29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流体、电池及电池保护方法,集流体包括集流体本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本体的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流体在应用于电池时,能够实现对电池的胀气进行监测,且监测的敏感度高,无需拆解电池,对电池没有破坏性。另外,也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单向阀等器件对电池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容易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流体、一种电池、一种用电设备和一种电池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大,电池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也在消费类电池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关技术中,锂电池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大、使用寿命短、容易对设备的其他器件造成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2、相关技术中,锂电池存在胀气失效的问题,例如,在锂电池的副反应中,锂电池的溶剂会发生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过量的产气会造成电池内压过大,使得电池严重滥用,进而引发电池使用的安全问题并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3、另外,由于产生气体的积聚,电池的体积会迅速膨胀并会挤压设备的其他器件的空间,给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集流体。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

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集流体或上述电池的用电设备。

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于上述电池的电池保护方法。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流体包括集流体本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本体的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流体在应用于电池时,能够实现对电池的胀气进行监测,且监测的敏感度高,无需拆解电池,对电池没有破坏性。另外,也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单向阀等器件对电池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容易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情况。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本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能够实现胀气监测,且监测的敏感度高,无需拆解电池,对电池没有破坏性。另外,也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单向阀等器件对电池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容易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情况。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括集流体,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集流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封头,所述集流体包括电极片,所述极耳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相连,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之间的所述极耳部分。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括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可通过监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以确定所述电池的阻抗。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括保护电路板,所述测量模块集成于所述保护电路板。

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流体,或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

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保护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并包括以下步骤:

23、获取所述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的常态阻抗,并对所述电池的工作阻抗进行实时监测;

24、比较所述工作阻抗与所述常态阻抗,若所述工作阻抗和所述常态阻抗的差值大于或小于设定阈值,则判定所述电池出现胀气。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常态阻抗和/或所述工作阻抗通过监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确定。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判定所述电池出现胀气后,还包括:

27、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胀气值,并获取所述电池的胀气膨胀的上限值;

28、若所述当前胀气值未达到所述上限值,限制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或消耗功率;

29、若所述当前胀气值达到所述上限值,发出警告并限制电池使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限值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31、获取电池所允许的最大胀气量;

32、确定所述最大胀气量的胀气完全反应后所对应的气敏电阻材料的目标阻抗;

33、将与所述目标阻抗对应的胀气值确定为所述上限值。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当前胀气值未达到所述上限值,限制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或消耗功率,包括:

35、降低电池的充电电流和/或降低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

36、和/或,提升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和/或降低所述电池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

37、在一些实施例中,降低电池的充电电流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多个温度段,降低每个所述温度段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

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保护方法,能够及时的发现电池胀气的情况,且在电池发生胀气后,能够延缓电池快速胀气膨胀并发出更换电池的提醒,从而提升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对其他器件的损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本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本体的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本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集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封头,所述集流体包括电极片,所述极耳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相连,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之间的所述极耳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可通过监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以确定所述电池的阻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电路板,所述测量模块集成于所述保护电路板。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体,或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12.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态阻抗和/或所述工作阻抗通过监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定所述电池出现胀气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值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当前胀气值未达到所述上限值,限制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或消耗功率,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电池的充电电流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多个温度段,降低每个所述温度段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本体和设于所述集流体本体的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本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敏电阻材料,所述气敏电阻材料可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反应并生成反应物,所述反应物的阻抗和所述气敏电阻材料的阻抗不同以使所述电池的阻抗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集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极耳,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封头,所述集流体包括电极片,所述极耳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相连,所述气敏电阻材料设于所述封头和所述电极片之间的所述极耳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电阻材料为碳酸二氧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