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臂及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17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摆臂及驾驶室前悬置总成,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还包括连接套筒;顶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横向稳定杆的第一连接孔;顶板的上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囊总成的第二连接孔;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侧板的外侧靠近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减震器总成的连接轴;第二侧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侧板的外侧靠近第二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连接套筒与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相连,用于连接翻转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来讲是一种摆臂及驾驶室前悬置总成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存在以下缺陷:1、摆臂采用铸件方式连接;2、稳定杆上方焊接支架连接高度阀,造成的应力集中缩短稳定杆的使用寿命周期;3、高度阀安装支架在装配过程中存在松动的迹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臂及驾驶室前悬置总成,摆臂铸件结构改进为结构件,大大降低了铸件本体缺陷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臂,包括顶板,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横向稳定杆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囊总成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侧板的外侧靠近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减震器总成的连接轴;所述第二侧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侧板的外侧靠近第二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套筒与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相连,用于连接翻转臂。

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减重孔。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翘起部。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套筒相适配的凹口部。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向内弯折再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后端向外弯折再向后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

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包括上横向稳定杆、下横向稳定杆、两个减震器总成、两个气囊总成、两个翻转臂和安装支架;还包括两个如上述的摆臂;所述上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架总成;所述下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摆臂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总成和气囊总成的上端分别与上支架总成连接,减震器总成和气囊总成的下端分别与摆臂连接;所述翻转臂的一端与上支架总成连接,翻转臂的另一端与摆臂铰接;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抱箍设置在下横向稳定杆上,且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度阀的装配孔;所述高度阀的连杆与上横向稳定杆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下横向稳定杆的连接处经过浸塑处理。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杆为垂直设置。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技术中,摆臂铸件结构改进为结构件,大大降低了铸件本体缺陷的问题,提高了悬置的使用寿命周期。

14、2、本技术中,通过对高度阀安装支架与稳定杆部位箍带式连接,规避了焊接应力集中,提高稳定杆的使用寿命,浸塑工艺处理杜绝了连接后松动的问题,可装配时连接使其在后期出现售后服务更为方便处理,大大节约总成浪费的现象。

15、3、本技术中,通过可调式连接,可使高度阀连杆完全处于垂直状态,使外观更为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臂,包括顶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筒(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位于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减重孔(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翘起部(1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前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套筒(14)相适配的凹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前端向内弯折再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1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3)的后端向外弯折再向后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133)。

8.一种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包括上横向稳定杆(2)、下横向稳定杆(7)、两个减震器总成(6)、两个气囊总成(5)、两个翻转臂(4)和安装支架(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摆臂(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8)与下横向稳定杆(7)的连接处经过浸塑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前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91)为垂直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臂,包括顶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筒(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位于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减重孔(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前端向上翘起形成翘起部(1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前端均设置有与连接套筒(14)相适配的凹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瑞鹏张立森肖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和硕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