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调节器组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调节器组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15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密封结构加工方法,针对当前的调压活门和调节器壳体匹配方法,仍然存在部分组件经多次匹配修磨后依然漏油量超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调节器组件及其加工方法,测量调节器壳体上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记作壳体配合尺寸;根据壳体配合尺寸,确定调压活门对应位置的加工尺寸;再使调压活门左侧密封锥面与调节器壳体尖边相抵,作为加工基准,根据确定的所述加工尺寸,对调压活门进行配磨。减少了调压器组件硬密封结构漏油量试验的试错频次,提高了一次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密封结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调节器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密封性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性能。其中,硬密封结构是航空液压系统的常见结构,硬密封部位的尺寸精度和相互匹配度是决定硬密封结构密封性合格率的关键指标。

2、如图1所示,航空燃油增压泵调节器组件中的调压活门01与调节器壳体02一起形成一个硬密封结构,用来使燃油保持一定压力,满足高压燃油系统的需求,调压活门01与调节器壳体02配合形成的封闭腔泄漏量不大于15ml/min。调压活门01和调节器壳体02形成的硬密封结构其它硬密封结构的区别在于,调压活门01两端采用平行锥面与壳体尖边接触形成两个线密封,保证泄漏量。因此,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调压活门01两平行锥面的核心尺寸与配合的调节器壳体02尖边的尺寸一致性,但是,该处结构为过定位封闭尺寸,增大了尺寸的匹配难度。

3、当前的匹配方法中,为了保证调节器组件封闭腔的泄漏量指标,在保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尺寸链计算,对调压活门01的锥面尺寸与壳体配合面的尺寸进行配合加工,采用该方法能够将调节器组件泄漏量的合格率提高至75%以上,但是,仍存在部分组件经过多次匹配修磨后漏油量超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当前的调压活门和调节器壳体匹配方法,仍然存在部分组件经多次匹配修磨后依然漏油量超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调节器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包括:

4、s1,测量调节器壳体上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记作壳体配合尺寸;

5、s2,根据壳体配合尺寸,确定调压活门对应位置的加工尺寸;

6、s3,使调压活门左侧密封锥面与调节器壳体尖边相抵,作为加工基准,根据步骤s2确定的所述加工尺寸,对调压活门进行配磨;其中,左侧为硬密封结构中泄露压力更大的一侧。

7、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4:

8、使调压活门和调节器壳体处于密封状态,向调压活门内充油,保持预设时间,判断硬密封结构处的泄漏量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则完成加工,否则,返回步骤s3或报废处理。

9、进一步地,所述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包括第一配合尺寸、第二配合尺寸、第三配合尺寸和第四配合尺寸;

10、所述第一配合尺寸为调节器壳体左侧密封处直径;

11、所述第二配合尺寸为调节器壳体右侧密封处直径;

12、所述第三配合尺寸为调节器壳体左侧密封处到调节器壳体右侧密封处的轴向距离;

13、所述第四配合尺寸为调节器壳体右侧密封处到调压活门右端面的理论轴向距离。

14、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

15、根据壳体配合尺寸,理论计算调压活门对应位置尺寸的匹配公差,在所述匹配公差上增加加工允许误差,得到调压活门对应位置的加工尺寸。

16、进一步地,所述对调压活门进行配磨,包括:

17、在磨配过程中,保证所述第三配合尺寸和所述述第四配合尺寸均满足调压活门对应位置的加工尺寸。

18、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允许误差为±0.002。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器组件加工方法,包括:

20、在加工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时,采用上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

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上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的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

22、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器壳体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调压活门采用不锈钢材质。

2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器组件,包括上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先测量调节器壳体上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再转移至调压活门,最后以泄露压力更大的一侧为基准,结合调节器组件产品原理,在保证调节器壳体和调压活门尺寸匹配性的同时,通过计算反验证尺寸的匹配公差与泄漏量的关系,找出尺寸的匹配规律,减少了调压器组件硬密封结构漏油量试验的试错频次,提高了一次合格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包括第一配合尺寸、第二配合尺寸、第三配合尺寸和第四配合尺寸;

4.根据权利要3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调压活门(1)进行配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允许误差为±0.002。

7.一种调节器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的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壳体(2)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调压活门(1)采用不锈钢材质。

10.一种调节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泄漏量的配合尺寸包括第一配合尺寸、第二配合尺寸、第三配合尺寸和第四配合尺寸;

4.根据权利要3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调节器组件硬密封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调压活门(1)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飞潘高升任军旗田东缙刘相泽郝建勇刘万万韦飞海马存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