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钻的方法及双向划眼扶正器技术

技术编号:400708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向划眼扶正器,包括扶正本体;所述扶正本体中段的前端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圆柱面、下锥面、中圆柱面、上锥面、上圆柱面,下锥面、中圆柱面、上锥面的位置开有螺旋条状水槽,该螺旋条状水槽底面直径和下圆柱面、上圆柱面的直径相同;在中圆柱面上的直径大于下圆柱面和上圆柱面的直径;下圆柱面和上圆柱面上环周设置有冲击齿,下锥面和上锥面的位置均设置有切削齿,中圆柱面上设置有保径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卡钻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机构和零件数量均较少,工作可靠;具有正反双向划眼作用和保径扶正功能,切削齿磨损后可以修复,提升了钻井安全,是钻井提速提效的好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卡钻的方法及双向划眼扶正器,属于油田钻井工具。


技术介绍

1、钻井过程中,当钻至易垮塌或易缩颈地层井段,钻具钻进或者起钻上提过程中易遇阻遇卡,造成井下事故频发。目前解决此问题常采用倒划眼作业,即采用固定式钻具稳定器的上端斜面(该面上堆焊有硬质合金)先修整井壁,待稳定器上提通过后,再利用钻头修整井壁,即钻进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短起下”,重复划眼,避免卡钻,大大增加了钻井周期,甚至可能造成风险隐患增加。此种方法的缺点表现为:稳定器上端斜面的切削能力有限,修整井壁费时多,效率低;此外固定式稳定器外径较大,卡钻风险高。为了克服固定式稳定器容易阻卡的风险,通常有以下措施,一种是接入偏心微扩眼工具,由于工作原理是偏心钻进,对于钻柱振动冲击较大,且扶正效果不好,不易稳定钻具;另一种就是接入具有变径扩眼的工具,需要时控制工具刀翼打开,扩划眼,此类工具零件较多,安全性较低,且对泥浆性能有特殊要求,操作不方便,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划眼扶正器,包括扶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本体(1)中段的前端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圆柱面(11)、下锥面(12)、中圆柱面(13)、上锥面(14)、上圆柱面(15),下锥面(12)、中圆柱面(13)、上锥面(14)的位置开有螺旋条状水槽,该螺旋条状水槽底面直径和下圆柱面(11)、上圆柱面(15)的直径相同;在中圆柱面(13)上的直径大于下圆柱面(11)和上圆柱面(15)的直径;下圆柱面(11)和上圆柱面(15)上环周设置有冲击齿(2),下锥面(12)和上锥面(14)的位置均设置有切削齿(4),中圆柱面(13)上设置有保径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划眼扶正器,包括扶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本体(1)中段的前端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圆柱面(11)、下锥面(12)、中圆柱面(13)、上锥面(14)、上圆柱面(15),下锥面(12)、中圆柱面(13)、上锥面(14)的位置开有螺旋条状水槽,该螺旋条状水槽底面直径和下圆柱面(11)、上圆柱面(15)的直径相同;在中圆柱面(13)上的直径大于下圆柱面(11)和上圆柱面(15)的直径;下圆柱面(11)和上圆柱面(15)上环周设置有冲击齿(2),下锥面(12)和上锥面(14)的位置均设置有切削齿(4),中圆柱面(13)上设置有保径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划眼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齿(4)冠部凸出设置在下锥面(12)、上锥面(14)处与螺旋条状水槽相接的位置;切削齿(4)为金刚石复合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划眼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齿(2)底部设有减震垫(3);减震垫(3)为软金属材质的碟形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划眼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齿(2)顶端为球面(211)或抛物面(212);冲击齿(2)为硬质合金,冲击齿(2)中段为圆柱面(22),冲击齿(2)底端有导向锥面(23)、齿底承压锥面(24)用于对接安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海严锡娇胡磊黄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