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06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处理技术领域,适应于混凝土振捣后、固化成型前初始缺陷的消除,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预制件在服役期间的受力和抗渗漏性能。在聚焦电极系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固化前导电离子存在的客观事实,实现大型混凝土预制件的分区探测,以便于靶向振捣消除初始缺陷。具体步骤如下:在混凝土浇注模具的内表面上布设阵列式聚焦电极系;将聚焦电极系与聚焦探测设备连接;获得固化前的各分区电阻率;寻找异常区,然后对该异常区加强振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大型混凝土预制件的分区探测和靶向振捣,从而达到消除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处理,适应于混凝土振捣后、固化成型前初始缺陷的消除,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预制件在服役期间的受力和抗渗漏性能。


技术介绍

1、预制混凝土结构相较于现浇混凝土而言,由于工厂化的配比-拌合-振捣-蒸养工艺流程规范,其成型质量高,受力和封水性能好。但是现有预制厂普遍缺少完备的混凝土振捣-蒸养在线监测系统,导致振动台(或振捣棒)传递到混凝土中的实际振动规律不清楚,特别是振动台(或振捣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将发生不可避免的机械损伤,振源振动参数随之发生变化,振动在振动台-模具-混凝土体系中经层级衰减,最终影响混凝土密实度、气泡、离析等特性,特别是混凝土中粗骨料空间分布规律,严重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稳定性,甚至导致部分预制件的质量偏离正常标准,为大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长期运营稳定埋下安全隐患。

2、发展混凝土振捣后、固化成型前靶向引导缺陷消除技术,对提高混凝土预制件初始质量,提升我国深地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和抗渗漏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虽然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对地下工程运营期结构受力和抗渗漏性能有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针对圆柱形状混凝土预制件时,圆周为自然截断边界,按现有成熟技术制备电极,并进行埋设和测量;步骤1)中针对非圆柱形状混凝土预制件时:选择混凝土浇注模具内任意一个表面,布设整体式屏蔽电极,屏蔽电极为厚度≤100μm的导电膜,屏蔽电极的外轮廓与预制模具内布设面保持相同,屏蔽电极上设有正交两个方向上的圆心间距≥10cm的圆形孔,圆形孔直径大于混凝土中最大粗骨料直径,且≤5cm,当最后一个圆形孔圆心距离上一个圆形孔圆心距离不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初始缺陷靶向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针对圆柱形状混凝土预制件时,圆周为自然截断边界,按现有成熟技术制备电极,并进行埋设和测量;步骤1)中针对非圆柱形状混凝土预制件时:选择混凝土浇注模具内任意一个表面,布设整体式屏蔽电极,屏蔽电极为厚度≤100μm的导电膜,屏蔽电极的外轮廓与预制模具内布设面保持相同,屏蔽电极上设有正交两个方向上的圆心间距≥10cm的圆形孔,圆形孔直径大于混凝土中最大粗骨料直径,且≤5cm,当最后一个圆形孔圆心距离上一个圆形孔圆心距离不足10cm时,最后一个圆形孔紧邻预制模具边界布设;φ5cm圆形孔中阵列设有φ4.0cm的圆形主探测电极,主探测电极与屏蔽电极间5mm宽圆环做绝缘处理;在屏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路贵林叶周煌潘铜陈佳张霄龙欣陈亮徐昊陈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