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700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头板,所述头板的右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头板呈固定连接。该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头板、腿固定垫和固定卡带的设置,气囊垫、头固定垫、臂固定垫和腿固定垫为一体的,当使用的时候,先将叠好的一体垫打开,通过将一体垫下弹力底套穿过尾板套在支撑板后,对一体垫充气,然后在头固定垫将急救患者的头通过固定卡带固定,耳朵透过透气口,臂固定垫将急救患者的大臂通过固定卡带固定,腿固定垫将急救患者的大腿通过固定卡带固定,避免掉落确保急救患者的稳定和安全,提高急救人员生命安全度,同时一体式的气囊垫方便折叠储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急救担架是一种用于将患者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它通常由坚固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可调节的支撑和固定装置,以确保患者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总之,急救担架是一种重要的患者承载器械,具有轻便易携、调节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等特点。它由担架床面、支撑结构、调节装置、固定装置和移动装置等部分组成,并有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急救和转运场景。

2、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急救装置担架,结构一般由两根平行杆以及两根平行杆之间用于供伤员躺卧的布料构成。这种担架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急救担架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两根平行杆之间是仅通过柔性的布料连接,在周转的时候,一旦不注意的话,急救人员的节奏就可能不一致,从而会造成平行杆不再平行,进而导致担架一头较窄一头较宽,导致急救担架上的伤员非常不舒服,再加上担架两侧没有护栏、甚至就会从急救担架上摔落下来,进而造成伤员的二次伤害,需要一个帮助固定急救人员避免掉落的同时,能够方便拆卸更换进行储存的结构,提高急救人员生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板(1)的右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与头板(1)呈固定连接,所述头板(1)右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尾板(4),所述尾板(4)的长度小于头板(1)的长度,所述支撑板(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力底套(5),所述弹力底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垫(6),所述气囊垫(6)靠左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头固定垫(7),所述头固定垫(7)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口(8),所述气囊垫(6)上表面的中部对称设置有臂固定垫(9),所述气囊垫(6)靠右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腿固定垫(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板(1)的右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与头板(1)呈固定连接,所述头板(1)右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尾板(4),所述尾板(4)的长度小于头板(1)的长度,所述支撑板(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力底套(5),所述弹力底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垫(6),所述气囊垫(6)靠左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头固定垫(7),所述头固定垫(7)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口(8),所述气囊垫(6)上表面的中部对称设置有臂固定垫(9),所述气囊垫(6)靠右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腿固定垫(10),所述头固定垫(7)、臂固定垫(9)和腿固定垫(10)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板(1)和尾板(4)的侧表面对称开设有穿透口(12),所述穿透口(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压缸(13),所述气压缸(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气压杆(14),所述气压杆(14)贯穿穿透口(12),所述气压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5),所述手柄(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固定垫(9)和腿固定垫(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收纳袋(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储纳柜(19),所述储纳柜(19)的前表面开设有储纳口(20),所述储纳口(20)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锋伟郝军军刘锋锋郑幸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